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

ID:36314293

大小:2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9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

2、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发圣旨,推行户帖制度。有人收藏了一份明代户帖,其上引述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查《明太祖洪武实录》有一道与上述意思相同的圣旨:“民者,国之本也。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据此你认为以下正确的是A.户帖制度始于明朝,以上材料即是明证B.某人所藏的这份户帖显然造假,文

3、字表述不通,与《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不符C.从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历代非常重视户籍制度,因为人口是税收的重要来源D.户帖所引圣旨是大白话,与朱元璋的底层出身是相符的,《明太祖洪武实录》所载经过了史官润色2.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是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的征兆。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C.“甲

4、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9-4.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

5、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941年旧历除夕,自诩是孙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一幅对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

6、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这里的“某君”应是A.溥仪B.蒋介石C.汪精卫D.李宗仁7.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党员数量消长党员成分构成变化8.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

7、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9.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B.乙、丙C.甲、乙

8、、丁D.丙、丁10.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