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数据求和

Excel数据求和

ID:36319082

大小:17.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Excel数据求和_第1页
Excel数据求和_第2页
Excel数据求和_第3页
Excel数据求和_第4页
资源描述:

《Excel数据求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Excel数据求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融于课堂之中,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教师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应以学生操作演示为主,把讲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暴露,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最后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实践操作,深入体会计算机中的数据计算。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课

2、程从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需要入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针对本课时在本课及本章的位置,以及学生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数据求和这一节利用一课时进行专门讲解。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自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教学对象分析通过高一上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具体一定的自

3、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具备合作互助的意识,但缺少对专业软件的认识。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公式输入的格式与计算。2、Excel中求和函数的运用3、掌握数据求和的几种操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先操作再提问,最后总结的教学过程,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体验、做中感悟的目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了解Excel公式及求和函数的使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和学生给出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公式输入格式2、求和

4、函数Sum的使用。(二)教学难点1、公式格式2、求和函数Sum的使用。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们学习计算机的目的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节凑更加便捷。我们一起做一个成绩分析,统计出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总分。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做的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提前准备好的“成绩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提问:同学们使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求和计算方法呢?学生:积极思考,力争想出最好的方法,踊跃发言。教师打开准备好的EXCEL电子表格演示求和计算。(四种求和方法)运算符、自动求和、公式求和、函数求和我们运用计算机本身最强

5、大的功能――运算功能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一些特别烦琐的数据。首先要知道计算机中的运算符与我们在数学课堂中接触到的运算符号是有区别的。提问:数学课堂中接触到的运算符号有哪些?教师讲解:计算机中的数学运算符 加+    减-    乘*    除/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任务分析:打开“成绩分析”表,观察各科目情况,然后思考应如何统计每生的总分、文科总分、理科总分。(2)在学生们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室进行巡视指导。(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运用一种或多种求和方法,进行操作演示。 3、教师总结(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3+D3+E3+F3+G3+H3”,按回车键。(使用填充

6、柄来复制公式:选中单元格,移动鼠标指针到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块,指针形状变成+,拖动填充柄,就会显示出所有学生的总分。)(2)用Excel的求和函数sum进行求和。(3)选中需要求和的区域,使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能快速求出总和。巩固练习比一比谁用最快最正确的方法进行求和知识扩展1、AVERAGE求平均函数。2、MAX给出区域内最大的数字3、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据求和的总结几种方法,并指出在Excel中还存在其他函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