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ID:36324505

大小:7.9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09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1页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2页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3页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4页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技术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保护面向对象数据库及对象-关系数据库C/S数据库和Web数据库开放的客户端开发及主流数据库产品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学习每章内容时,注意搞清基本概念和学习要求。注意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上课时注意听讲,认真做笔记。每章结束,布置的习题一定要做,这是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方法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红主编,高教出版社。参考书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编著,高教出版社。参考书了解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及关系数据语言,能熟练应用

2、SQL语言表达各种数据操作。掌握E-R模型的概念和方法,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和数据库设计方法。课程目标第一章数据库技术概述本章教学要点:1.信息、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2.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阶段及各自特点。3.DBMS工作模式及用户访问DB的过程。4.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式,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像、数据独立性。6.常用的四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及其优缺点。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1.1.1信息与数据11.信息—泛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声音等符号所表征的某一事物的消息、情报和知识

3、。是人脑对事物的抽象反映。信息的特征和作用[自己了解]2.数据—(Data,D)记录信息的物理符号,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描述客观事物的所有符号都称为数据。[萨师煊书]符号——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李明,男,20,1986,江苏,数学系,2006)李明是个大学生,1986年出生,男,江苏人,2006年考入数学系;学生档案中一学生记录的数据得到下列信息: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数据的特征:[1]数据有“型”和“值”之分数据结构具体取值[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4]数据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数据

4、信息处理存储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数据的解释。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1.1.2数据管理与数据库11.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存储、加工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管理:收集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并按类别组织保存,其目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为各种应用和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变换、抽取、运算,通过数据加工会得到更有用的数据。数据传播:在空间和时间上以各种形式传播信息,而不改变数据的结构、性质和内容,充分发挥信息的传递作用。2.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工作,是其核心和基础。包括三项内容:组织和保存数据;数据维

5、护;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3.数据库—(DataBase,DB)是一个按一定方式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数据特点是1.可共享2.有一定的组织结构3.较小的冗余度4.较高的数据独立性5.易扩展6.数据之间联系密切。1.1.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1.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系统软件。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DB)的方法。数据定义[DDL]数据操作[DML]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PRODBMSDB数据请求数据请求数据数据(处理结果)(查询结果)DBMS工作

6、模式P18其主要功能为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2.DBS--运行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P16构成DB:物理数据库和数据字典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 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用户1.1数据库的作用及相关概念数据库(Database)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是美国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各种情报集中到一起,存储在计算机里,称为InformationBase或Database。1963年IDS系统投入运行,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是数据库蓬勃发展时代,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据了整个数据库的商用市场。20世纪80年代,关系数据库逐渐取代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据了市场。

7、20世纪90年代,关系数据库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主流。补充:数据库的产生和发展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没有文件的概念存贮结构 存取方法 输入/输出方式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程序必须做相应的特点A.手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以前。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程序n数据nB.文件系统: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由于操作系统中有了文件管理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