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寓言两则_课件

2 寓言两则_课件

ID:36325062

大小:7.7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09

2 寓言两则_课件_第1页
2 寓言两则_课件_第2页
2 寓言两则_课件_第3页
2 寓言两则_课件_第4页
2 寓言两则_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 寓言两则_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2寓言两则板块:教学设计—课件长矛盾牌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卖。句意: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誉:称赞。夸耀。之:它,指“盾”。曰:说。句意:我的盾十分坚固,没有什么物体能够刺穿它。吾:我莫:没有什么。陷:刺穿。演一演:1.假如你就是那个楚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2.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句意:我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什么物体不能

2、刺穿的。演一演:1.假如你就是那个楚人,你又将怎样夸耀你的矛?2.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又会怎样想?怎样说?说大话了吧?你的盾真有那么坚固吗?夸海口了吧?你的矛真有那么锋利?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有人。句意: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其人弗能应也。弗:不句意:那个人不能回答了。嗯,这个……嗯,那个……演一演:如果你是围观的人,这时你又会怎样想?怎样说?哈哈,哈哈……嘻嘻,嘻嘻……常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互相抵触。自相矛盾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人和事吗?2寓言两则板块:教学设计—课件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

3、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楚有祠者句意:楚国有一个做祭祀的人。祠:祭祀赐舍人卮酒。句意:赏赐给手下人一壶酒。舍人:手下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舍人相谓曰:相谓:商量。相:互相。谓:告诉。句意:手下人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喝,一个人喝这壶酒又喝不完。”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句意:让我们在地上画蛇,先画成蛇的人喝这壶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引:

4、取,拿。且:将要句意:一个人把蛇先画成了,拿过酒将要喝酒。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乃:于是。句意: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着蛇说:吾能为之足。为之足:给蛇画上脚。句意:我能给蛇画上脚。未成,句意:蛇的脚还没有画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固:本来。子:你。安:怎么,哪里。句意: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蛇画上脚呢?”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遂:于是。亡:失掉。句意:于是喝掉了那壶酒。给蛇画上足的那个人,最终失掉了本该属于他的酒。(一)为什么“蛇先成”的那个人会“终亡其酒”?(二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三)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画蛇添足的人和事吗?拓展延伸《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