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ID:36329699

大小:983.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9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1页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2页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3页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4页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汉代文学一、汉代文学概述1、产生了以文学为事业的文化群体。2、文学创作呈现出激扬高昂的格调。3、文学体裁发生重大的变革。(赋、纪传体史书、五言诗)二、具体的文学创作情况:(一)散文:1、西汉散文(1)政论散文陆贾:《新语》12篇,纵论秦失天下、汉得天下和古代帝王兴衰成败的原由。贾谊:《过秦论》《论治安策》(鲁迅:“西汉宏文”),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晁错:《论贵粟疏》,该文上承贾谊重农抑商的论点,进一步提出务农

2、贵粟的主张,立论深刻,逻辑严密。(2)历史散文司马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五十二万多字,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等五种体例组成。“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项羽本纪》)“世家”:王侯贵族的人物传记。(《陈涉世家》《孔子世家》)“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老子韩非列传》)“表”:用表格的形式,分列各历史时期的大事。“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3000年兴衰沿革的历史,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含蕴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的意图。

3、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2、东汉散文(1)政论散文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2)历史散文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笔法上重视规矩绳墨,行文严谨有法。在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记叙上有独到之处,塑造了李陵、苏武等悲剧人物形象。赵晔《吴越春秋》: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二)赋1、西汉时期贾谊:《吊屈原赋》(以抒情为主的骚体赋)枚乘:《七发》(标志着新赋体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对楚国云梦和天子上林苑的辽阔、物产丰富、天子打猎的声势,作了极其夸张的描绘和铺排,呈现

4、出过去文学所没有的广阔丰富的图景和宏伟壮丽的气势。语言方面,长短句交错,音节短促,文采斐然,汉大赋体制由他开始确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刘向、刘歆父子,班婕妤2、东汉时期深邃冷峻、平正典雅取代了西汉时期铺张扬厉、汪洋恣肆的风格,骈俪对偶的句式替代了散句单行的语言。杜笃:《论都赋》(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张衡:《二京赋》《归田赋》(彻底完成了由规模宏大的京都大赋到篇幅短小的抒情小赋的转变)赵壹:《刺世疾邪赋》(在痛快淋漓地抒发自己郁闷不平的感情时,对时政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批判)蔡邕:《述行赋》(感情痛切沉着,幽思婉转,将历史、现实、景物、情感有机地融为一炉。)3、诗歌(1)乐府诗乐府诗多

5、为民间创作,它的作者来自不同的阶层,因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得到深入的反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妇病行》《上邪》《十五从军征》等是其中的代表作。两汉乐府诗既有抒情诗,又有叙事诗,而叙事诗成就更为突出。《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2)文人诗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文学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妖娆》《古诗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长于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通过叙事抒情,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五言之冠冕”,它在

6、形式、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许多方面,给予后代诗歌以深刻的影响。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一、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从东汉建安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的统一,魏晋南北朝历时约400多年。这是一个全国长期分裂、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其中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形成了士族与皇权共治的门阀政治,同时由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造成了士族与庶族的对立。这时期社会思想活跃,各种学说并起,是我国历史上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儒家学说的衰微、老庄哲学的新兴,使魏晋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理论形态上就是玄学。玄学:是一种抽象思辨的哲学

7、,它主要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进行纯哲学的思考,同时辨析各种事物名理,并常常关涉社会政治与伦理方面的问题。始兴于曹魏末年,盛行于两晋时期,东晋后吸取了佛学的成分,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二、文学自觉的时代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文学逐渐疏离“成教化,助人伦”为儒家政教服务的单一功能,而越来越多的被作家用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体现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