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的语音系统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

ID:36330388

大小:615.3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9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_第1页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_第2页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_第3页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_第4页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古音的语音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goodwaysoft.com中古音的语音系统一.韵书的产生和《切韵》系韵书的沿革(一)韵书的产生韵书是我国古代一种按音系编排的字典,它把同韵字编排在一起,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做诗、写文章(主要是韵文)时便于押韵。《宋书·谢灵运传》:“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意,始可言文。”陆法言《切韵·序》:“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又说:“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在韵书史上,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其次是西晋时小学家吕忱之弟吕静仿照《声类

2、》写的《韵集》,但是这两部书早已失传,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了解一些概况。比如唐封演《闻见记》著录说:“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www.goodwaysoft.com中古音的语音系统《颜氏家训·音辞篇》:“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二)《切韵》的成书情况刘臻,沛国相人(今安徽宿县西北)颜之推,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祖辈后迁居建康(南京)卢思道,范阳人(今河北涿县)魏彦渊,钜鹿下曲阳人(今河北晋县)李若,顿丘人(今河北清丰县)萧该,兰陵人

3、(今江苏武进县)辛德源,陇西狄道人(今甘肃狄道县)薛道衡,河东汾阴人(今陕西荣河县)www.goodwaysoft.com中古音的语音系统陆法言《切韵·序》: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鱼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一韵,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沟切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詠《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

4、、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尽悉,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於是更涉馀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

5、累,何烦泣玉,未得县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www.goodwaysoft.com中古音的语音系统(三)《切韵》系韵书的沿革由于《切韵》撰者名高,审音精确,权威性强,适应范围广,故《切韵》一出,六朝以来的韵书就失去市场,湮没无闻。由于它继承了前代韵书的优点,总结了韵书编写的得失,是我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到了唐代,《切韵》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其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切韵》增字作注

6、的人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以及李舟的《切韵》等。可惜的是,《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失传了,今天所能看到的是清末以后才陆续从敦煌石室、新疆吐鲁番及故宫等地发现的,而且大多数是一些残卷,大约有四类:即唐写本《切韵》、五代《切韵》刻本、唐写本孙愐的《唐韵》、唐写本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可参见周祖谟编著《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3)、北京大学影印的《十韵汇编》(1936)。到北宋初,陈彭年、丘雍等人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真

7、宗景德四年(1007)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这是第一部官修韵书,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广韵》虽距《切韵》成书时间已有400多年,但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属《切韵》系统的韵书,只是收字大为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的字(11000余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释也较详细。www.goodwaysoft.com中古音的语音系统《广韵》撰成后,一直流传到今天,《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反而销声匿迹了,直到清代末年,人们始终未见到《切韵》。然而《广韵》

8、虽非《切韵》,但由于没有改变《切韵》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韵》重现之前,它就成了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材料。不仅如此,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需要根据《广韵》上推下演,它是连接二者的重要桥梁。《广韵》现存的本子较多,目前较好的本子有周祖谟先生的《广韵校本》(中华书局,1960)和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礼部韵略》《集韵》平水韵(四)《切韵》音系的性质《切韵》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