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

ID:36331782

大小:522.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9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第一节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一、中国古代学校的起源三代“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孟子》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黄绍箕《鲜庵遗集》二、中央官学:从太学到国子监汉武帝设立太学。隋代以后改设国子监,此后,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历经元明清三朝,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学遗址。太学的老师为博士,太学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三、地方官学系统地方官学是指按照地方行政建制

2、设立的教育机构。经费由公费开支。地方官学系统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此后,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政府官学的建设。明朝最盛时多达1700余所。路学、府学、州学、县学。教职人员:路、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级学校均有额定学生人数,入学者称生员。明清时期,各省设立专管教谕的官员,称提督学政,简称提学,又称学政。四、书院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

3、余所。宋代四大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登封的嵩阳书院五、社学、义学和私塾社学是元、明、清时期的官立启蒙教育机构。私塾是指私人创办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义学也称义塾,是指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资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私塾。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的学校称为村塾、族塾(宗塾)。六、蒙学专指私立的幼儿启蒙学校。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汉代以前的综合性

4、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西汉以后以儒学知识为主。尤其是官学和书院。各种专门知识:武学、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等。人格养成与知识灌输相辅相成,尤其重视人格养成教育。“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第三节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发展史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代开皇18年(598),隋文帝“分科举人”大业3年(607),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2、科举的制度化:唐代明经和进士两科的独盛常举和制举殿试制度的初创(武则天时

5、期)武举3、科举制度的完善:宋代进士科的独盛考试内容的改革(王安石):诗赋—经义和策论殿试的制度化:三年一举,形成从地方到礼部再到皇宫的三级考试制度考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糊名制和誊录制的确立4、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并走向衰落:明清学校与科举的紧密结合三级考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乡试、会试、殿试八股文的盛行科举制度的废除:1902年二、拓展学习: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金榜题名考场北京国子监宋代四大书院《朱子童蒙须知》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杂

6、细事宜第五》: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凡向火,勿迫近火旁。。凡相揖,必折腰。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凡危险,不可近。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乡试殿试会试童试科举考试流程图考试等级解元考生身份第一名功名童生秀才举人贡士会元状元拓展性思考: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