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

ID:36334881

大小:236.50 KB

页数:108页

时间:2019-05-09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_第1页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_第2页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_第3页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_第4页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中医药与营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与营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吕健副教授1引言营养学中药营养中医药营养食疗药膳学2药膳概念药膳是根据治疗、强身、抗衰老的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并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效的美味食品。它具有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3一、中医药理论二、药膳4(一)中医药理论1.基础理论2.药性理论3.配伍理论4.治法理论51.基础理论(1)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辨证论治(3)阴阳五行学说6(1)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①五脏一体观——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心、肝、脾、肺、

2、肾(心包);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经络、脉络)②药膳协调人自身的完整性、人和自然、社会的统一性7(2)辨证论治①辨证施膳---证候②辨质施膳---体质8(3)阴阳五行学说①阴阳学说与药膳阴平阳秘---生理阴阳失调---病理调整阴阳---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9(3)阴阳五行学说②五行学说与药膳五行的特性---生理功能、特性五行生克---相互关系(生理)五行乘侮---相互影响(病理)指导临床治疗---治则、治法、施膳。102.药性理论(1)四气(2)五味(3)升降浮沉(4)归经(5)毒性11(1)四气四气,是指药有寒、凉、温

3、、热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阳胜或阴虚)。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等。12温、热食物则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阴胜或阳虚)。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等。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证均可,多用作营养保健。13(2)五味五味,指食物中酸、苦、甘、辛、咸五味。酸味(包括涩味),有敛汗、止喘、止泻、涩精、缩收小便等作用。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甘味,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14辛味(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

4、和补益阴血等作用。淡味,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15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差:同一温性药物有辛温(苏叶、生姜),酸温(五味子、山萸肉)、甘温(党参、白术)、苦温(苍术、厚朴)、咸温(蛤蚧、肉苁蓉)。同味药物各有四气之不同:同一辛味药物有辛寒(浮萍)、辛凉(薄荷)、辛温(荆芥)、辛热(附子)、辛平(佩兰)。16性味组合相同的同类药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近,如苏叶、荆芥、葱白均辛温,都有发汗解毒的作用。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有别。17五味对五脏有一定的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5、18《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19五味与四季、五脏:《素问·藏气法时论》:“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20(3)升降浮沉升浮---温热---辛、甘---质轻(花、叶);沉降---寒凉---涩或酸、苦---质重(种子、果实、矿物质)。21升---上升或升提。上升---用于病邪在上的病证;升提---用于病势下陷的病证。降---下降或降逆。用于病势上逆

6、的病证。22浮---外浮或发散。用于外邪闭表的病证。沉---收敛或泻利。收敛---用于外脱的病证。泻利---用于内积不泄的病证。23注意:多数药物和食物都有双向作用,如生姜既能发汗以解表,又能降逆以止呕。不是所有的药物或食物都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而是需要经过加工炮制来改变其原理的性质。药物和食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和烹调有关,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多则下行等。24(4)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和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是有一定范围或选则性的,是人们对药物或食物选则性作用的系统性认识。如同是寒性药物或食物,虽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

7、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心火。归经理论使得药物或食物对脏腑经络的作用部位更加明确和具体。25药物和食物的归经,还与五味有关,其中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26(5)毒性毒性是指药膳原料对人体的损伤、危害作用,是选择药膳原料和配伍膳方必须重视的方面。27“毒药”在古代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药物。即对作用较强的药物统称为“毒”。但在《神农本草经》时代,概念已经比较明确了,药物可分有毒无毒。28对有毒的原料运用时,应掌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认识其毒性大小、毒性产生的原因及排毒解毒的方法,不能乱用。(2)熟悉毒性作用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