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ID:36341020

大小:21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9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第1页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第2页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第3页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第4页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政县李家坪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和政县达浪乡李家坪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政县环保局兰州交通大学二○一一年八月10编制人员和政县环保局:马学辉耿彪祁强兰州交通大学:韩建峰王惠白婷杜丽娜10目录达浪乡李家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概况1三、突出环境问题2四、项目治理的必要性3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4六、建设内容与投资估算4七、资金筹措与年度计划6八、效益分析7九、保障措施7十、后期管护910达浪乡李家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自2008年,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

2、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环保部、财政部建立了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有效解决了一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国重点地区村庄环保基础设施条件,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3月22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确定将甘肃纳入第二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4月1日,省财政厅、环保厅下达《关于编制上报各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提纲)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做出重要工作安排,根据县环保局的有关要求,结合达浪乡农村环境实际,制定《达浪乡李家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二、项目概况达浪乡李家坪村地处和政县南部,

3、大南岔河上游西侧,村庄人口较多,村庄产业主要以旅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距县城12公里,全村现辖17社,656户,2849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1546元,总面积4497亩,自来水入户率98%,“一池三改”率64%。近年来,随着我乡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10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面源污染、上游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问题成为该村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李家坪村实际情况,本项目将对该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进行集中收治,拟在该村具备实施条件的上院社、中院社、前庄社、中庄社、后庄社以及中张社六个社中先行集中

4、实施,其余村社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实施。上院社等六个社村民总户数213户,总人口868人。三、突出环境问题(一)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生活污水以往都是作为农田肥料来使用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农田中被农作物吸收,转化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很少流失到水体中去,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但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等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增,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其肥效亦大大降低,又因卫生要求,很难用作农肥了,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减少了传统的农家肥的使用。造成农村生

5、活污水失去了消化途径。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造成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引起疾病传播,使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本项目区按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O.8Kg/人·d计算,每天要产生垃圾量达2.3吨左右,然而所有的这些生活垃圾目前绝大部分没有终端处理,垃圾随意倾倒、随意堆放,正是“10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写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只会逐年增加,并定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项目区严重缺乏垃圾收集设施,远不能满足收集存放每天所产生的生

6、活、生产垃圾的需要,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三)农业生产废弃物随处可见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如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由于对地膜、大棚等生产辅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白色污染”成为农村新的污染物。这些白色垃圾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很难得到降解,遇到大风天气更是漫天飞扬,污染农田、水源等。农作物秸秆由于得不到及时收集处理,随意存放在田间或者村民的房前屋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垃圾乱倒、柴草乱跺”是农村的真实写照。四

7、、项目治理的必要性10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投身农村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次,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环保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做到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同等享受、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第三,有利于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促进农民安居乐业,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科学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