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经络实用养生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

ID:36344468

大小:11.59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5-09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_第1页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_第2页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_第3页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_第4页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经络实用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用经络养生弘扬经络养生文化一、正确认识经络养生二、经络穴位按摩方法三、十二经脉与养生目录四、任督二脉与养生五、慢性病的经络穴位治疗法第一部分正确认识经络养生《黄帝内经》决定生与死的基本元素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四大系统精神经络气生命的根本动力生命活动的依赖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精、血、津液)生命的主宰经络:生命活动的依赖人体十二正经内侧外侧手足太阴厥阴少阴少阴厥阴太阴肺经心包经心经肾经肝经脾经阳明少阳太阳太阳少阳阳明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经络的实质结构经络是气血的通道经络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经络是人体自主调控能力的主宰经络,生命活动的依赖没有经络,人体的

2、一切器官都将瘫痪为什么?经络,生命活动的依赖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经络气血健康疾病人体自主调控能力脏腑器官的功能细胞内环境经络畅通气血平衡经络不畅气血亏虚中经堂养生保健工程中经堂综合调理方案内调脏腑外调经络食疗配合正确认识经络养生正确认识:需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认为包治百病,并因此完全放弃其他治疗手段经络锻炼有其适应症,也有其局限性,有的病可以以该法为主,有的只能以此为辅。第二部分常用的自养方法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经络是我们随身的御医!健康的关键是经络畅通!要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就要从疏通经络开始!每天敲十四经,每天按揉几个重要穴位,就能健康

3、长寿!让我们的全身通起来!砭、灸、按跷、导引点揉穴位推捋经络敲揉经络自养的方法孙思邈的针灸推拿技艺非常高明,有一天,一位患腿痛的病人来求医,孙思邈先给他服药接着扎针按摩,但这次扎针未能止痛。病人的疼痛引起了孙思邈的责任感。他想,除了原有的365个穴位外,难道再没有别的穴位了吗?于是,他细心寻找新穴位,便用大拇指一面轻轻地按揉,一边问病人:是不是这儿痛?他揉了许多部位,病人都摇头,又继续耐心的搯下去,终于找到了穴位,治疗了患者的疾病。由于准穴位时,病人发出了「啊,是!」的呼声,便把这个新穴位定名为「阿是穴」。这种「痛点在那,就在那针灸」的方法逐渐被推广起来,以后

4、把这些随痛点所在而定的穴位,都叫做「阿是穴」。阿是穴的由来按摩的方法⑴拳背叩、⑵掌根叩、⑶侧掌叩、⑷指尖叩、⑸侧拳叩、⑹俯拳叩、⑺侧掌击⑴⑵⑶⑷⑸⑹⑺⑸叩击类手法:①叩法;②击法;③捶法按摩的方法⑴掌擦⑶大鱼际擦⑵小鱼际擦②擦法按摩的方法⑴单手揉捏法⑵双手揉捏法按摩的方法按摩的方法1、点按法:用椎尖、椎杷点按穴位,呈90度垂直,由轻而重逐渐加力,有酸疼感时猛然抬起,多次重复,手法连贯。2、用边棱刮擦皮肤,顺经而行。这种手法适用于身体平坦部位肌肉和经穴。3、椎杷头可用于点压穴位,做揉或旋转运动。速度轻慢,力度渗透。常用于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及全息

5、区上疼点等。燕尾椎正确找到穴位反应点: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就会有痛涨;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就会刺痒;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在找穴位时,要先压压、捏捏、看看!同身寸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第三部分十二经络与养生人体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將軍之官足厥陰肝經肝属木,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

6、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肝经发生异常时,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中正之官足少陽膽經肝胆相照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也透露出肝、胆同一体的深厚关系,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本经一侧44穴(左右两侧共88穴)。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

7、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容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出现侧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運化之官足太陰脾經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相关,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脾经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倉稟之官足陽明胃經足阳明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

8、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