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

ID:36345660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_第1页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_第2页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_第3页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美兴小学张晓红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今天,老师不但要授学生以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我认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课前预习是不够重视的。其实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课前预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和求知的强烈欲望,这对于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预习”编入课例,使“

2、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阅读兴趣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

3、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二、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

4、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

5、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此外,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三、划分层次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

6、读通课文。“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4.总结评价。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

7、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四、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  不少课文在“预习”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精心设计训练,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

8、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学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学法学到更多的知识。正如一句话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