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拓展》教案2

《1. 拓展》教案2

ID:36354677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0

《1. 拓展》教案2_第1页
《1. 拓展》教案2_第2页
资源描述:

《《1. 拓展》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拓展》教案一、问题解答  1、利用拓展解释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一个瓶子,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答:初期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湿度和温度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长了,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会枯萎。  二、教法分析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拓展,增强本领,丰富知识。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  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

2、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不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层次2: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不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层次3: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不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不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层次2: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

3、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不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层次3: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教学准备:  尺子、报纸若干、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快餐盒、试管、金鱼、酒精灯、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胶带、热水、水槽等。  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环节一:导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本领。(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解释,如:地球上的陨石坑等)  环节二:探索和调查。1、其实,像这种利

4、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拓展(开拓发展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古人曾说过“举一反三”和“闻一知十”也是同样的道理。2、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书上的现象。瓶中的草为什么和外面的长的不一样呢?3、学生将自己的解释填写在活动记录上。4、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5、总结:像这样用所学的知识对现象和问题进行的解释就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6、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器材动手探究,并将自己的发现和解释记录下来。(1)两人小组完成尺挑报纸的实验(2)四人小组完成金鱼在试管中存活的实验(3)3每人单独完成气垫汽车的实验(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实验

5、。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要要求学生进行初步地假设—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释—讨论与交流。7、像这样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拓展。  环节三:回顾和解释。你还能对生活中发现的哪些现象,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呢?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用不同方式压报纸,对报纸的不同反应进行解释。  实验准备:报纸、尺子  实验过程:  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  3、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报纸上的向下的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

6、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