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

ID:36358873

大小:1.4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0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_第1页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_第2页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_第3页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_第4页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GB/T×××.1—2004ICS65.020.01B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00—200X代替GB/T15800—1995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the-Cottonbollworm[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GB/T×××.1—2004目次前言……………………………………………………………………………………1范围………………………………………………………………………………12定义和术语…………………………………………

2、……………………………13越冬基数调查……………………………………………………………………14成虫诱测…………………………………………………………………………25严重发生年份麦田一代发生情况调查………………………………………37棉田系统调查………………………………………………………………48大田普查……………………………………………………………49棉花生育期调查……………………………………………………………510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511监测预报数据的传递………………………………………………………………8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

3、册棉铃虫………………………9附录B(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测报资料统计(汇总)表册棉铃虫……………………………………………………………………………25附录C(规范性附录)棉铃虫模式报表………………………………………40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铃虫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区别……………………48附录E(资料性附录)棉铃虫性诱剂有效组分………………………………4928GB/T×××.1—2004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5800—1995《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本标准与GB/T15800—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其中定义了棉铃虫的发生世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等内容;b)原版

4、本棉铃虫拉丁名为Heliothis本规范改为Helicoverpa;c)以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代替越冬幼虫调查;d)原版本“早春灯光诱蛾”、“杨树枝把诱蛾”和“性诱剂诱蛾”三种成虫诱测方法归纳为“成虫诱测”。增加了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为诱测工具,规定设置标准和诱蛾时间;e)增加了棉铃虫严重发生年份麦田一代发生系统调查内容;f)原版本“棉田虫量和天敌调查”改为“棉田系统调查”;g)原版本“第一代和其他各代棉田外的幼虫量调查”和“大田棉铃虫发生防治情况普查”合并为“大田普查”;h)删除“棉花生育状况调查”;i)增加北方棉区第四代棉铃虫为害损失统计计算公式;j)增加了“监测预报数据的传递”部分和附

5、录C(规范性附录)棉铃虫模式报表;k)“棉铃虫调查资料表册”和“棉铃虫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表册”中,在正文中和附录中进行了规范。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屈西峰,夏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800—1995。28GB/T×××.1—2004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铃虫越冬基数调查、成虫诱测、、严重发生年份麦田一代发生情况系统调查、棉田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棉花生育期调查、测报资料的

6、统计汇总、监测预报数据传递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棉铃虫测报调查。2 定义和术语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2.1总虫(蛹)量totalnumberoflarva(pupa)观测区里的各种寄主作物上的发生虫(蛹)量。2.2发生世代generationemergence发生世代的表述方法一律以卵的开始出现作为下一个世代的开始,对以蛹越冬的区域,发生世代的表述方法: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对无越冬的区域,发生世代的表述方法: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2.3发生期emergenceperiod各代各虫态发生期分别称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终见期”。调查某代某虫态首见日为其始

7、见期;各代某虫态发生数量达该代该虫态累计总量的16%、50%、84%的日期分别称其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发生盛期通常为从始盛期始至盛末期止;连续调查3天未见某代某虫态,则末次见虫日为其终见期。2.4发生程度emergencedegree发生程度分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五级,以害虫发生高峰期的虫量或卵量表示。3 越冬基数调查3.1冬前越冬蛹量调查3.1.1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