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

ID:36365463

大小:4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0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_第1页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_第2页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_第3页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_第4页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努力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紫金县紫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紫城镇地处紫金县中部,是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全镇区域面积384.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山地面积44.15万亩。辖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27万人,是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省文明镇、省卫生镇、省定中心镇,并纳入河源市副中心城区规划。2012年,我镇GDP为21亿元。紫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烈士刘尔崧的故乡,东江一级支流秋香江贯穿城区,教育资源丰富,文化教育底蕴深厚。这里曾涌现了刘尔崧、

2、刘琴西、赖炎光等著名人物,拥有金山春晓、紫金观、中山公园、天子嶂、千家寨、白溪水库等迷人景色,镇委、镇政府还专门建造了博物馆和刘尔崧纪念馆,紫城可谓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14紫城镇崇尚科学文化,尊师重教的气氛浓郁,镇委、镇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镇形成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我镇处于县城区域,全镇现有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11所,教学点27个,幼儿园14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启智学校1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现有高中生1333

3、5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2539人(其中初中生8867人,小学生13672人),学前教育幼儿6758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694人,特殊教育学生30人。全镇现有中小学教职工2347人,学前教育幼儿教师453人,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128人,特殊教育教职工1人。其中隶属紫城镇管辖的学校有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25个,镇中心幼儿园1所,村级幼儿园3所。隶属紫城镇管辖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619人(其中初中学生数4784人,小学学生数5835人),学前教育幼儿2257人。中小学教职工915人,学前教育幼儿教职工118人。其它学校和幼儿园均为县直属。

4、二、主要做法与成效社会发展和地方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要提高人口素质,必须依靠教育。因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目标,确立了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紫城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地区人口文化技术水平为手段,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规范化、现代化,力争在2013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镇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生机勃勃和谐发展的局面

5、,现将我们的做法和成绩汇报如下:(一)教育优先,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4镇党委、政府坚持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后,着重落实“三个保证”。1、组织保证一是镇党委、政府对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创强”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镇三套班子成员,有关部门单位及各村书记、主任等,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兼任创强办主任。我镇的创强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召开了紫城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动员大会,制定了《紫城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镇、村、学校领导班子任

6、期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并充分利用标语、电视、画册、简报等多媒体宣传创强的目的意义,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形成了政府牵头,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二是把教育列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对教育工作实行“四个优先”:即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三是政府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积极为创强工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镇党委、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学校的基础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情况,努力为教育排忧解难。2、经费保证14一是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

7、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据统计,2011、2012、2013年镇对教育财政性拨款分别为3658万元、4131万元、5216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9.8%、11.4%、20.8%,中学生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依次为3450元、3662元、3945元,年增长率分别为5.4%、6.1%、7.7%;小学生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依次为2576元、2723元、2932元,年增长率分别4.9%、5.7%、7.6%;中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750元、750元、1150元,小学生生均经费依次为514元、550元、750元。二是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