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ID:36389813

大小:9.7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_第1页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_第2页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_第3页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_第4页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第5期/西部人居环境学刊/095◎纪念唐璞教授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ExplorationsofDesignConceptofArchitectsinModernChinaBasedontheArchitecturalPracticeofProfessorTangPu吴茵杨艳梅WU Yin, YANG Yanmei摘要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Abstract: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practice of Tang Pu, this essay interprets the 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

2、高designprinciplesandtheinnovativeideasofTangPuintermsoffiveaspects:dialectical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view of system, the composite view of nationality and regionality, the technology view 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与传combined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统风水

3、生态环境观五个方面对唐璞的设view based o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industry and 计原则和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求探寻traditional Feng-shui theory.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and response of 中国近代建筑师对时代的思考与回应。Chinese architects against the era in modern times.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中国第二代建

4、Keywords: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筑师;唐璞Architects; Tang Pu1 唐璞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定位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中国的近代史整整比世界近代史晚了两百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本身就是一场近代城市化的变革史。这场变革中的近代建筑沿着外来移植和本土演变的脉络,几经纠葛却蹒跚行进。研究唐璞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定位,首先要明确中国建筑师分代的问题。诸多学者根据不同时代的特定性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杨永生在《中国四代建筑师》中以年代为标准进行了划分:“

5、第一代建筑师清末至辛亥革命(1911年)间出生”,唐璞生于1908年,按理该归为第一代建筑师。但曾坚提出的按1931年左右毕业或工作为第一代建筑师与第二代建筑师的分界之说(图1)更具现实说服力。因此[1]本文尝试将唐璞归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的范畴。中图分类号TU-092物以载道,近代中国建筑本身就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殖民输入的洋风建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304(2013)05-0095-07作者简介吴茵: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676116606@qq.com杨艳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2012级硕图1 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建筑师的划分士研究生Fig.1

6、thedivisionofthefirstandthesecondgenerationofChinesearchitectsISSUE5OCT.2013/JOURNALOFHUMANSETTLEMENTSINWESTCHINA/096图2 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室图3 中山纪念堂图4 上海图书馆Fig.2 thehistoricalshowroomofformerFig.3 SunYat-senMemorialHallFig.4 ShanghaiLibraryKMTcentralparty筑、本土建筑的民族复兴以及西方近境界。代折衷主义等建筑形式各自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与

7、根源。作为第一、二代交2.1第一种为“整体仿古模式”接点的先驱建筑师,唐璞正是在这种中该模式沿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西碰撞、新旧交接的转型时期,秉承了“立面三分”的基本构图形式,典型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推进着近代建筑的作品有杨廷宝设计的南京原国民党中现代化进程。央党史史料陈列室(1934-1936)(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建筑2)与吕彦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活动的黄金期。新材料、新施工技术与(1927-1931)(图3)等。图5 南京中山陵Fig.5 SunYat-senMausoleum施工团队的出现、欧美建筑留学生相继回归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