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

ID:363913

大小:187.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28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_第1页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_第2页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_第3页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 张俊芳基础班讲义(学生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复习理论框架:定义——提出——内容——作用——地位——意义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特点、局限旧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特点、局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理论表现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伟大意义基本特征和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特征最伟大的哲学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特点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观运动和静止及其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意识的产生意识观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本质实践观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实现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及其关系普遍联系的三层含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规律及其客观性质变和量变-质、量、度-质变和量变及其关系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辩证法的否定观基本规律地位和作用同一性矛盾的两重性质对立统一规律斗争性辩证法内容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非主要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坚持唯物

3、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认识的辩证过程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论真理及其客观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及其关系真理观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观真理与价值思维方法的本质——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

4、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有机体-――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社会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为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关系历史观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

5、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社会意识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问题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一、典型考点精述1、哲学的科学内涵。(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形

7、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①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②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1接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