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

ID:36394416

大小:5.17 MB

页数:202页

时间:2019-05-09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_第1页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_第2页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_第3页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_第4页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d12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筛选及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及培养1、抗生素产生菌教材第一章、第一节:p1-19半数以上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链霉菌,真菌与细菌。真菌抗生素真菌抗生素主要是青霉和产黄青霉产生的青霉素,灰黄青霉产生的灰黄霉素。灰黄霉素抗真菌(皮肤病与灰指甲病),对细菌无效。青霉素抗G+菌有效,对G-菌作用很弱,对人的副作用小,有过敏反应。青霉素是一类群化合物,不同青霉素的侧链R各异。常用青霉素G,R为苯甲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有的细菌产生青霉素酶,使酰胺环开裂而失去作用。细菌抗生素多是多肽类化合物。如短杆菌的短杆菌素S,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杆菌肽,多粘芽孢杆菌的多粘菌素等,对动物有毒性,只限外用。抗生素产

2、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目前新抗生素的获得途径:1、从自然界分离筛选新抗生素产生菌从土壤到海洋;到极端微生物;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2、改造现有的已知抗生素的产生菌,再经筛选获得新得抗生素产生菌。3、从已知的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经筛选获得新的半合成抗生素。4、采用新的筛选方法如:应用定向生物合成和突变生物合成的原理,以及培养超敏细菌以寻找微量的抗生素,选用新的肿瘤模型来筛选抗肿瘤的抗生素。5、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产生新抗生素(1)基因克隆产生新抗生素:首先获得某已知抗生素的结构基因,然后通过一定的载体将基因片段导入特定的另一种抗生素产生菌中,则可能产生完全符合人们设计要求的新抗生素。(2)沉

3、默基因的激活:引入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有可能激发抗生素产生菌处于休眠状态或沉默状态的基因系统,从而开启另一结构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开关,得到新抗生素。生产中常用菌种的分离、选育和保藏一、菌种的来源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二、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有了优良的菌种,还要有合适的工艺条件和合理先进的设备与之配合。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

4、培养特性。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三、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一)采样1、采样对象以采集土壤为主。一般园田土和耕作过的沼泽土中,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如一些野果生长区和果园内。采样的对象也可以是植物,腐败物品,某些水域等。从自然界筛选2、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5、。3、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萨子除去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盛入清洁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尽少变化,宜将样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培养基的组成原则大多数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是在贫脊或复杂底物的琼脂平板上进行的。除嗜温性放线菌外,其他放线菌一般在培养4-20天内在分离平板上缓慢形成菌落。在放线菌分离琼脂中通常都加入抗真菌剂制霉菌素或放线菌酮,以抑制真菌的繁殖。选择性地添加抗生素。分离琼脂平板制备好后,一般皆应在37℃培养箱中存放3天。培养基选择和配制原则营养吸收的过程微生物的

6、营养活动是依靠外界分泌大量的酶,将周围环境中大分子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借助于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吸收这些小分子营养物质来实现。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选择和配制原则培养基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为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物合成提供所需的物质。工业发酵考虑原料价格问题。培养基设计的共同特点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水、氧气一、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据来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主要成分或使用目的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据生产工

7、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二、培养基的选择据微生物的特点来选择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据发酵方式选择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选择生产原料价廉、来源丰富、运输方便三、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恰当配比C/N渗透压PH四、培养基成分配比的选择参照前人所使用的某一类菌种培养基的经验配方结合菌种和产品的特性确定初始配方对碳源、氮、无机盐、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