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

ID:36404406

大小:12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II)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2.唐太宗命高士廉以“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原则,重新编订《氏族志》,“凡二百及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

2、.《氏族志》的编订(  )A.反映了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B.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C.进一步压抑了世家大族势力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3.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他编著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助人探究儒家义理B.弘扬“致良知”的学说C.促进儒佛道的融合D.压制心学的进一步发展4.明永乐十八年,明朝在北京东安门内建立了东厂,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二员,“掌刺缉刑狱之事”.东厂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央机构的进一步完备

3、B.君主专制的强化C.监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D.宦官权力的扩大5.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6.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其原则是“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也.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声称“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该原则表明清政府(  )A.意识到政治变革对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性B.对近代化

4、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充分认识C.已基本赞同维新派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D.仍然没有冲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藩篱7.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C.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8.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

5、中国之外的形象来说,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9.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6、)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10.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11.“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

7、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12.以下是根据世界银行对美、英、法、日四个国家1965、1983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绘制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日本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二、解答题共13题(含选考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

8、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