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精选

非选择题精选

ID:36407959

大小:19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非选择题精选_第1页
非选择题精选_第2页
非选择题精选_第3页
非选择题精选_第4页
资源描述:

《非选择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选择题练习1、(5分)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2分)(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2、(7分)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面对危机,俄、美、日和中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根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2、大转折点。“‘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材料一的“法令”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何解释?(1分)(2)材料二表明林肯怎样的态度?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

3、矛盾?(2分)⑶根据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1分)⑷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而掀起的这场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5)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说说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写出一点即可)(2分)3、(6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要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源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魏源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

4、,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为此,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把魏源的理论主张变成实践活动的事件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事件影响的认识。(1分)张謇材料二甲午战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好像)之树然(样子),教育犹(如)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发展。但大战结束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救国”的主张。(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大生纱厂一战期间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1分)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的讲话(3)根据材料三回答,毛泽东认为中国富强要“依靠”什么?(1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一五计划”中是怎样得到贯彻的?(1分)4、(6分)自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每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面貌,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的1

6、9世纪中期头号世界强国是(1分②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遭遇了怎样的磨难(一例1分)  (2)①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1分)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变本加厉,中国人民为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进行了哪些探索?(举一例1分)(3)①当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中国为提升国际竟争力,应对挑战采取了哪些措施?(1分)  ②世博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你认为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可以展出哪些成果?(1分) 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等,以此为源头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

7、明。材料二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⑴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2分)⑵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