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ID:36411929

大小:1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测试卷历史试卷命题人:梁丽英说明: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说明:对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卷面分1—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2、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

3、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4、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 A. 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    B. 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C. 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D. 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5、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这无疑

4、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 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民法典》     D.形成万民法6、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君主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下面与此观点相类似的是  (  )A.“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的实施)” B.“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C.皇权可以凌驾于国会和法律之上D.议会拥有最高主权,王在法下7、近代以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德国皇帝逃亡,

5、奥地利哈布斯堡末代皇帝被流放,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枪杀,中国皇帝溥仪被劳动改造……但是英国历史发展证明:人权、民主与君主制度可以并行不悖。在英国,英王与首相的关系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并对议会负责 B.英王是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元首并对英王负责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多数党领袖不经其任命成为首相 D.英王是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元首并对英王负责8、“美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以保存是与分权的政府互为因果的,因为国家权力被限定在了恰当的范围内并相互制约,人民的自由才不被侵犯。”材料的主要意思是(   ) A.美国实施三权分立的政

6、治体制 B.三权分立保证了美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C.三权分立实现了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D.分权是为了实现权力之间的平衡9、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1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

7、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11、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2、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

8、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然而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