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歌学案 (2)

10组歌学案 (2)

ID:36414041

大小:3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0

10组歌学案 (2)_第1页
10组歌学案 (2)_第2页
资源描述:

《10组歌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冶二中学案八年级语文(下)第六课时间:组歌执笔人:成静静审核:王立杰班别:姓名:学习目标: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3、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自学平台:一、字词积累:二、课文导读:1、走进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作者经历: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

2、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剪裁缝衣的妹妹相依为命。1908年,他得到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1911年他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

3、,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2、找第一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3、请同学朗诵《浪之歌》,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4、结尾:"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5、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下冶二中学案八年级语文(下)第六课时间:6、用一句话概括1-4段的内容7、解释第六段中"吻"和"拥抱"在文中的意思。自主·合作·探究:1、思考: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2、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3、

4、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借雨歌颂了什么4、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答、5、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6、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达标测试:1.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执拗(yòu)酷肖(xiào)长吁短叹(xū)B.璀璨(cuǐcàn)馈赠(kuì)千山万壑(hè)C.真谛(dì)镶嵌(xiāngqiàn)盛气凌人(lín)D.憔悴(jiāocuì)天穹(qióng)海誓山盟(méng)2.选出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

5、同海岸是一对情人。(拟人)B.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比喻、排比)C.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比喻、拟人)D.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夸张)3.在你认为理解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上“√”。(1)“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如海浪一样。()(2)“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的拟人手法运用于无形的抽象事物之中,点明人的最终归宿。()(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前个分句是写下雨时的情

6、形,后一分句是写雨过天晴,句中可能启示我们:不经风雨,无以见彩虹。()(4)“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有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距离(空气)使“我”不能亲身在国土上为祖国效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