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ID:36414408

大小:60.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0

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1页
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2页
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一、充满生活数据的数学课堂《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目的就在于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从而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

2、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视觉和触觉数据。教师可在每节数学课之前把教室里的东西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事物的重量编成儿歌或者顺口溜当作课前热身,让孩子们看着事物说数据,还可以边说边比一比可以做出来的数据,或者摸一摸可以摸到的桌子、凳子的长度、宽度等,同桌间还可以编成拍手游戏玩一玩。这样就让孩子们进入了一种数据状态,有了上数学课的心理准备。2.记忆中的数据。可以采取教师说生活中的物体学生答数据,也可以让“小老师”来说事物其他学生说数据,从而不断地挖掘生活记忆中的所有数据,在合作学习中不断重复演练,使学生自主

3、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3.恰当运用估算。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使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对数及其运算结果的猜测、判断、推理的过程。二、时刻培养学生的逻辑观念1.用数据表达交流信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精灵,他们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后或者特别安排一些时间带着学生到外面走走,让孩子们的视野得到拓恚那榈靡悦阑?divid=’cnt-ad’>当然最重要的是使他们迅速地

4、观察到:一幢建筑物的宏伟壮观,一条山路的弯曲盘旋等。眼前景物层出不尽,但是他们大多是运用语文描述性语言来说明。如果在这之前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任务,在这个时候又有适时的提醒,那孩子们一定会留心一些数据。比如,我们从学校走到这里大概花了25分钟,途中经过三个小村庄,我们仔细观察过4幢比较大规模的建筑物等充满数据的说明性文字。2.感受“数字生活”。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点线生活,那么这也有值得挖掘和我们现代最时尚的数字生活相提并论的地方吗?当然,我们的数字生活不等同于成人的高科技生活,而是可以统计的时间、学习

5、量、作业量以及学校里各种可以统计出来的数据,甚至是做一份报告表。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处处看到并感受到数学,从而把数字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三、适时强化31.组织班级统计小组。班级里可成立若干个统计数据小组,比如本人任教班级人数是46人,那么就分成5组,确立组长,由组长组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分工等。2.班级的数据时间表。比如,计算出我们的吃饭时间大概是三刻钟,用分表示是45分钟,用秒来表示就是2700秒,这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是个令他们震撼的数据。教育学生从起床的那一分钟开始,计划好一天的生活:用多少时间来做准备工作,用多少时

6、间学习语文、学习数学、参加娱乐活动等。3.成立数据交流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的学习的核心部分,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贯穿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来数一数,想一想,学生通过操作,在操作中展示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为班级成立一个确定的数据交流日,在这一天里可以尽情地交流自己掌握了的一切数据,然后选出组里比较优秀的范例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评选出优秀统计组,给学生无数次的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的数感逐步得以发展。综上所述,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

7、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