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技术及其应用

MSTP技术及其应用

ID:36415235

大小:10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0

MSTP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MSTP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MSTP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MSTP技术及其应用_第4页
MSTP技术及其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MSTP技术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MSTP技术及其应用一、MSTP的引入在以话音业务为主体的通信时代,SDH作为承载网,通过时隙映射和交叉连接功能以及端到端的质量保证机制很好确保了话音业务的实时性。然而,随着以包交换为传送机制的IP数据业务的大幅度、高速发展,以时分交换为机制的SDH网络很难在满足话音业务的同时,再实现高效率的承载IP业务。摒弃SDH技术重新建设承载网还是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对SDH进行改造,将问题解决在网络的边缘(接入端),使IP业务在SDH网络中也能有良好的通过性,曾经是业界人士讨论的焦点。无疑,后者具有更大的操作价值,因为这不仅可以使现有的网络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而且SDH本

2、身具有的一些特性也可以弥补以太网的一些不足,例如QoS问题。于是MSTP的概念出现了,MSTP(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平台(基于SDH的多业务节点),还有人称其为新一代的SDH。总之,它有别于传统的SDH设备。从网络定位上讲,MSTP应处在网络接入部分,用户侧——面向不同的业务接口,网络侧——面向SDH传输设备;形象的讲,MSTP就象一个长途客/货枢纽站,如何有效的将客货分离,按照不同的需求安全、快捷的运送到目的地,是其追求的目标。二、MSTP概念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

3、网等多种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城域网MSTP建设方案是介于传统的“SDH+ATM”方案与未来全光智能网络之间的一种目前现实可行的城域网建设方案。MSTP明显地优于SDH,主要表现在多端口种类,灵活的服务提供,支持WDM的升级扩容,最大效用的光纤带宽利用,较小粒度的带宽管理等方面。由于它是基于现有SDH传输网络的,可以很好地兼容现有技术,保证现有投资。由于MSTP可以集成WDM技术,能够保证网络的平滑升级,从某种程度上也是Metro-WDM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之一。MSTP系列设备为城域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MSTP可以应

4、用在城域网各层,对于骨干层:主要进行中心节点之间大容量高速SDH、IP、ATM业务的承载、调度并提供保护;对于汇聚层:主要完成接入层到骨干层的SDH、IP、ATM多业务汇聚;对于接入层:MSTP则完成用户需求业务的接入。由于MSTP是基于SDH技术的,所以MSTP对于传统的TDM业务可以很好的支持;技术的难点是如何利用SDH来支持IP业务,也就是如何将IP数据映射到SDH帧中去。早期的MSTP利用PPP(RFC1661、RFC1662、RFC2615)来完成对IP数据的映射;它通过“IP包->PPP分组->HDLC封装->SDH相应VC”过程来实现IPoverSD

5、H(或PacketoverSONET-POS),这种方法技术成熟,适于多协议环境,但由于它不是专为SDH设计的,在帧定位时开销较大,且传输效率与传输的内容有关,因此效率较低。现在主流的MSTP产品均采用G.7041中定义的GFP协议来实现将高层信号映射到同步物理传输网络的通用方法,完成多种业务数据向SDH帧中的映射,它定义了两种映射方式:Transparent和Framemapped。前者有固定的帧长度,可及时处理而不用等待收到整个帧,更适合处理实时业务如视频信号(DVB)和块状编码的信号如存储业务(FiberChannel,FICON,ESCON);而后者没有固

6、定的帧长,接收到一完整的帧后再进行处理,可以用来封装IP/PPP或以太网MAC帧。现在也有少数MSTP产品利用LAPS(X.86)协议来实现业务数据向SDH帧中的映射,LAPS是基于SDH/SONET的,不需要链路初始化,也不需要像PPP那样需要重启定时器(RestartTimer),所以LAPS具有较高效率和更高的性能保证能力。但是这种MSTP实现方式在应用中并不多见。2.1第一代MSTP最初的MSTP只是为了解决IP数据包在SDH上实现端到端的透传,机理是将以太帧直接映射到SDH的容器(C)中。众所周知,SDH的不同容器的净荷装载单元大小是固定的,如表1C-1

7、11.600Mbit/sC-122.176Mbit/sC-26.784Mbit/sC-348.384Mbit/sC-4149.760Mbit/sC-4单元的级联C-4-4C0.599Gbit/sC-4-16C2.396Gbit/sC-4-64C9.584Gbit/sC-4-256C38.338Gbit/s表1SDH净荷装载单元从表1中不难看出,无论是10/100MBase-T还是GE(千兆以太网)都很难理想的装载到SDH的容器中。而且作为端到端的透传机制,也无法实现流量控制、以太业务QoS、不同以太业务流的统计复用等功能,所以不具备任何商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如何

8、实现SD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