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同步练习

《燕歌行》同步练习

ID:36419798

大小:25.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燕歌行》同步练习_第1页
《燕歌行》同步练习_第2页
《燕歌行》同步练习_第3页
《燕歌行》同步练习_第4页
《燕歌行》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燕歌行》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燕歌行》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还寝(  ) 浣女(  ) 旌旆(  ) 蹉跎(  )沾襟(  )秋暝(  )竹喧(  )岘山(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情人怨遥夜(2)竟夕起相思(3)灭烛怜光满(4)不堪盈手赠(5)御苑砧声向晚多(6)空令岁月易蹉跎(7)山居秋暝(8)随意春芳歇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2)灭烛怜光满,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云山况

2、是客中过。(4)莫见长安行乐处,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她善缝纫、刺绣,“三岁吟诗,四岁习画”,自幼便爱到弟弟们就读的私塾去偷听,不喜欢女红,被父母斥为“不安分”的小姑娘。B.有人说,傅斯年与胡适一样,是位“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复杂人物。而傅斯年也姑妄言之:“谁都没有资格骂胡适之,只有我可以骂,只有我才有资格骂。”C.在困难的日子里,为节省开支,林海音自己设计服饰,花钱不多,却把三个女儿打扮得花团锦簇。D.余光中不仅是诗人和教授,也是

3、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擅长评论并翻译,著作极丰,迄今已结集出版的各式作品达五十多部。二、文言训练21世纪教育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①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

4、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余以为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拔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

5、》,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

6、。”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 指书画家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等四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7、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     病:诟病B.多能指摘其间形象指摘:指出C.张绢素讫讫:完毕D.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类:像、类似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又在耳鉴之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则房敛而色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难可以形器求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此难可与俗人论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以为非误(拨)也B.余尝以(惟马不画毛之事)问画工C.倚之(于)败墙之上D.(汝)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

8、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画的下方有一只猫,他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后来经过正肃吴公对画中猫眼和花的分析,推求出古图的精妙之处。B.作者在鉴赏古画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来辨别画之优劣,而不盲从众说。如对高益的壁画,他就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见解。C.欧阳修曾在《盘车图》一诗中论道:“古画画意不画形。”而本文作者则认为,鉴赏古画既要重“形”又要重“意”。D.本文论述的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绘画理论,但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