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

ID:36425016

大小:8.71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19-05-10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_第1页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_第2页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_第3页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_第4页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姓名:辜晓川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郭元晞20080501我因转轨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的产业背景研究特征,非均衡信贷配给根源于政府出于金融控制而实施的信贷市场的特定制度安排,均衡信贷配给是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信贷配给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非均衡信贷配给已经出现缓解的趋势。.第三章是对产业环境与信贷配给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和信贷资金配置功能交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

2、对信贷配给形成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信贷配给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认为,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和调整方向对信贷市场的发展具有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信贷配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机构日益重视产业调查和行业分析的结果。从产业政策看,产业政策通过三条渠道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动,但受其目标、实施手段及其实施绩效等因素影响,这种对信贷资金的导向功能在实践中已经减弱。反观信贷配给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有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助推产能过剩、增大信贷风险和增加产业升级难度的消极效应。因此,信贷市场的发展应

3、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相结合,才能使产业发展和金融发展良性互动循环。第四章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补充和延伸,专门讨论作为产业信贷资金配置失衡现象之一的农业融资难问题。主要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背景的分析,揭示农业融资困境形成的产业根源,并简要分析缓解农业融资困境的思路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金融机构多元化问题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论文认为,农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源于双重信贷配给。一方面,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及我国农业的特殊性,使资金投资于农业部门往往很难获得高额利润,难以成为银行贷款的重点,这是基于银行自身利益驱动的一种均衡结果;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情

4、强化了资金流向非农产业的机制,在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下,出于为工业化、城市化动员储蓄的需要,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在滞后于城市信贷市场的轨道上运行,最终加剧了农业资金的外流。为此,农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必须从双重信贷配给的条件下出发。第五章是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深化、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摘要产业政策有效性、支农惠农政策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论文对国内外信贷配给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综合运

5、用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理论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问题的思路,从中观的角度出发,把信贷配给问题形成的产业根源以及制度影响因素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和内容。二是构建新的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框架。论文紧密结合信贷配给问题形成的产业背景以及信贷配给问题的演变态势,对产业发展与信贷配给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证,提出了以金融产业组织与信贷配给、产业结构转变与信贷配给、产业政策演进与信贷配给为主体的研究框架。三是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论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国内发展现状,从信贷

6、配给的非均衡性和均衡性出发,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金融结构和银行信贷结构,以促进信贷资金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尤其针对农业双重信贷配给的产业根源,提出了以优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为重点,辅以惠农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业的对策措施。关键词:信贷配给转轨经济产业发展3ABSTRACTABSTRACTCreditrationingiSanimportantdomainforresearches.Theoreticsofwesterncreditrationingresearchonthem

7、icrocosmicfoundationofcreditrationingandtheinfluenceofcreditrationinguponmacroeconomicsprincipallyandfewarticlesresearchfromindustrialperspective.EconomistshavegivenlessattentiontotheeffectsofindustrialdevelopmentoncreditrationinginChina.Since1970s,socio。economicsys

8、tembegantOturntomarket-economicsystemgraduallyinChina,theproblemofcreditrationingstillexistedandputupdefferentcharacteristicsindefferentp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