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

ID:36429929

大小:7.1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09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_第1页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_第2页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_第3页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_第4页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国家和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的史籍: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以《史记》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国家叙述司马迁(前145-90),西汉人,汉武帝同时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史公曰:学者多言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夏商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12000年。新石器时代,距今12000-国家产生。夏(公元前2070-1600)商(公元前1600-1046)西周(公元前1046-771)中国文明西来说法国学者拉克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根据自身的研究,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论,1894年发表论文《古代中国文化西源考》(W

2、esternOriginoftheEarlyChineseCivilization)。在文中,拉克伯里通过比较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近百种相似之处,提出假说,称黄帝是约前2282年左右率领部众迁至中国的一位巴克族(古闪米特人一支)首领,巴比伦典籍中称其为奈亨台(Nakunte)。拉克伯里的研究成果获得日本学者白河次郎等人,以及中国学者章太炎、刘师培与若干著名革命党人陶成章、宋教仁等人赞同。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GunnarAnderson)在河南渑池县发现仰韶文化遗址,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与中亚地区具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浙江良渚文化良渚

3、文化是不是国家?良渚文化(1959):地点:太湖流域时间:距今5300-4000年特色:玉器古城: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是不是国家?时间:距今4600─4000年发现: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城址:规模达120万平方米。古城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包括手工作坊区、居民生活区、祭祀区和墓葬区等。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聚落人口来换算,城内约有30000---50000人口。满天星斗说随着中原

4、地区以外的考古发现日益增多,70年代末,一元论逐渐让位于多元论。1981年,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区系类型理论”,并把中国古代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90年代,他进一步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六大考古区系说、满天星斗说(苏秉琦,1997)遂公盨的发现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现已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此器证实了大禹的确存在。作作器时间:约2900年前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

5、”名为遂公盨,上面铸有铭文98字。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纳。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铭文并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大禹治水的记载《尚书·皋陶谟》: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烝民乃粒,万邦作乂。此外,《尚书》尧典、舜典都有大洪水,以及禹及其父鲧治水的记载。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

6、俗训》)《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