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ID:36436204

大小:337.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_第1页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_第2页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_第3页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_第4页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课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1.知识目标:(1)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2)懂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具备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         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②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2、回答,是划分③         的唯一标准;二是④        的问题,即⑤         的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⑥         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⑦         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⑧         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⑨        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⑩            ,决定它们             。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全

3、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哲学源于生活实践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  )的不同回答。A.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B.意识与思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涉及想法、主张、做法与现状、实际的关系,这从哲学上看就是处理(  )。①意识与物

4、质的关系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③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一、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到底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5、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如果认为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就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3.哲学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可知论、不可知论是完全对应的吗?1.此观点把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可知论、不可知论的不同标准完全等同起来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

6、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者。只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成为不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的典型代表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康德认为,由于受先天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的限制,人们感知的只是“物自体”的现象,而不是“物自体”的本质,所以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的世界是不可知的。康德割裂了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是一个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休谟是完全的不可知论者,是一个怀疑主义

7、者。3.在可知论内部,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又有本质的区别:唯物主义可知论是从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可知论则是从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三、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1.从地位和作用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切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世界本质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