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ID:36442344

大小:2.9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09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_第1页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_第2页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_第3页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_第4页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T/MRI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颅内肿瘤是常见疾病;分类:(一)按来源分类:包括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二)原发性和转移性;(三)良性或恶性;(四)按部位分,幕上、幕下、鞍区、桥小脑角区,等生物组织中含有1H、13C、19F、23Na、31P等元素,有磁性的元素有百余种。在现今,研究和使用的最多的是1H。1H是磁化最高的原子核,可以得到较强的信号(即SNR高);1H占活体组织中原子数的2/3,数量丰富。MRI时,均指的是1H原子核。MRS应用时,除1H外,还用到其它一些元素,如:31P可用于判定磷

2、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可根据无机磷波谱的位置,测定pH值;13C可用于帮助诊断酶缺乏性疾病;磁共振成像的原理4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T2是相对恒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用信号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将获得的每个体素的T值进行空间编码,再经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弛豫时间与MR成像CT平扫表现高密度高于脑组织密度,常见于钙化、出血等密度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常见于

3、脑膜瘤和其他少见肿瘤。低密度低于脑组织密度,绝大多数的肿瘤。脑瘤CT平扫表现部位脑膜瘤与颅骨、大脑镰相连转移瘤脑周边鞍内垂体瘤鞍上颅咽管瘤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脑瘤CT平扫表现数目单发或多发(常见转移瘤)占位征象脑沟、池、室消失、狭窄或移位水肿与恶性程度有关脑瘤CT平扫表现低密度+更低密度代表肿瘤组织液化坏死。混杂密度高、低、等密度混合存在。脑瘤CT增强扫描目的发现肿瘤;鉴别(是否,良恶);大小。增强显著脑外,恶性增强不明显良性多见增强均匀良性常见增强不均匀坏死,恶性多见环状增强转移瘤等脑瘤MRI表现肿瘤内含水分较正常组织多,使T1信

4、号低,T2信号高。水分越多信号越明显。绝大多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少数等信号。肿瘤内出血:T1、T2可均为高信号。脑瘤MRI表现肿瘤内的钙化均无信号。信号均匀不伴水肿常提示良性;信号不均匀伴水肿常提示恶性。增强规律同CT。(一)胶质瘤(glioma)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属脑内肿瘤,占颅内肿瘤40%。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最常见者为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颅骨平片:主要观察颅高压和肿瘤定位征。2.CT表现:(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平扫多为脑内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

5、灶,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病灶轻微强化或不强化。1234右侧小脑星形细胞瘤(1平扫、2、3增强扫描,4为CT平扫)(2)恶性星形细胞瘤:平扫多为等、低、高混杂密度或呈囊性变,有斑点状钙化或瘤内出血,边界不清,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明显,因肿瘤破坏血脑屏障而强化明显,多为形态不规则、厚度不一致的强化环,可见壁结节强化,也可呈弥漫性强化。恶性胶质瘤CT表现3.MR表现:(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由于血脑屏障受损轻,水肿轻、占位效应轻,肿瘤无强化或强化轻。(2)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由于肿

6、瘤发生间变,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增加,肿瘤血管增多以及瘤内大片坏死、出血而占位效应明显,水肿广泛,血脑屏障受损重,肿瘤T1加权呈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间杂更低、更高信号,T2加权混杂性高信号,肿瘤坏死灶和灶周水肿信号,强化明显,坏死灶不强化。恶性度越高,T1和T2值越长,囊壁和壁结节强化愈明显。多形胶质母细胞瘤(二)脑膜瘤(meningioma)中年女性较多,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多居于脑外,占颅内肿瘤15%—20%,属脑外肿瘤,中老年多见。多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天幕,少数位于脑室内。组织学分为

7、合体型、纤维型、过度型、沙粒型和成血管细胞型。[影像学表现]CT表现:1、平扫:(1)肿瘤呈均匀高密度(占75%)、等或低密度,边界清(2)沙粒样钙化或不规则钙化(3)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2、增强扫描:肿瘤90%均匀一致强化,10%—15%呈不典型环状强化。脑膜瘤CT平扫+强化右额脑膜瘤(动态CT增强扫描,呈典型的脑膜瘤曲线)MR表现:1、平扫:脑膜瘤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少数呈等或稍低信号;脑膜瘤附近脑皮质和脑白质内移;脑瘤周围水肿可有或无;肿瘤周围见包膜呈环形低信号;2、增强扫描呈中度以上强化,邻近脑膜强

8、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3、DSA造影可见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征象和(滚雪球征);4、头颅平片:脑膜瘤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征和松果体钙斑移位,对定位诊断有一定帮助。有定位乃至定性诊断价值的表现为骨质改变、肿瘤钙化和血管压迹的增粗。骨质变化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