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

ID:36448681

大小:16.4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0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_第1页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_第2页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_第3页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_第4页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隶书教程 以《礼器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目录第一章《礼器碑》简介2第二章《礼器碑》笔法3一、起笔4二、收笔8第三章《礼器碑》结字15一、方正扁平15二、块面空间16三、错落组合19第四章《礼器碑》章法20第五章《礼器碑》示范21第六章《礼器碑》总论及集评25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第一章《礼器碑》简介《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山林《韩敕碑》《韩明府修孔庙碑》,系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所刻,原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乐庑。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载“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碑阳正文16行,满行36字;碑

2、阴3列,列17行;右侧4列,列4行;左侧3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制造礼器等事。碑阴及两侧刻资助立碑人姓名及钱数。碑字完整.为研究汉隶艺术的重要资料。《礼器碑》原石局部第二章《礼器碑》笔法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在书法的衍变过程中,隶书的形成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一变篆书的圆笔而为方笔,并且还融进了“蚕头燕尾”的装饰效果。这在《礼器碑》的风格特征上反映得尤为强烈。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来,其用笔有相近之处,隶书的实用性决定了其用笔的灵活性,但作为庙堂作品的《礼器碑》在用笔上必然有一定的法度。

3、文案大全实用标准一、起笔1、方起笔(实入笔)橫画方起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竖画方起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2、圆起笔(虚入笔)橫画圆起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竖画圆起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二、收笔1、横竖收笔在不破坏空间的前提下,通常以自然收笔为主。橫画自然收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竖画自然收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2、撇画的收笔有收有放。撇画收型结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撇画放型结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3、雁尾的收笔(1)近似橫画的的雁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2)常见的一波三折式雁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3)夸张的一波三折

4、式雁尾但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雁尾都以不破坏空间为原则。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第三章《礼器碑》结字《礼器碑》作为较典雅、整饬的汉隶,更多的是依靠文字中的各部首、各笔画的不同造型来达到对称、重叠、呼应,使之和谐。当然,在结构的处理上也别具特色,随处见奇,生动绝妙,极变化之能事。一、方正扁平自东汉隶书成熟后,中国文字便走向了“方块”化,但有度的收放使文字更加美观。《礼器碑》的放主要体现在“雁尾”,而雁尾的原则:1、首先保证空间的通畅。2、雁尾为条件允许放雁尾的最后一笔。(榜)3、收放有度,势态连贯。文案大全实

5、用标准二、块面空间1、左右结构2、上下结构3、半包围结构文案大全实用标准4、全包围结构空间总结:要注意块面与块面之间的空间存在。汉代隶书与汉篆、汉印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注意空间的通畅。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三、错落组合错落的组合主要指左右结构的组合。由于空间须均等的原则,加之左右两部分点画数量极不均衡导致,这种组合即满足了空间的需要,又增添了单字的多样性。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第四章《礼器碑》章法《礼器碑》的碑阳部分,章法处理是纵有序,横有列;字距宽,行距密。这种章法充分展现了和谐、端庄、秀

6、美的整体特征。碑阴部分往往是纵有序、横无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间距,字距参差不齐,富于流动感,通篇自然灵动,富有生气。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第五章《礼器碑》示范在临习此碑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第一,《礼器碑》的碑阳与碑阴在风格特征上差异较大。碑阳用笔方法丰富,结体的空间变化较为内在,不求外形的夸张,注重内部空白的对比变化,章法排列也较为规律,因此风格上较为稳健端庄。碑阴部分用笔方法较之碑阳要含混一些,但在外形空间处理上别具风味,奔放飘逸,自然成趣,抒情性极强。第二,《礼器碑》无疑属于技法型的汉碑

7、。因此,在临习的过程中,初期阶段可把精力多放在锋的各个角度的导入,(如行书中因为牵丝走向的不同,同样的方笔或圆笔,有虚实不同:切点不同等因素)而使诸线条有一定的走向和承接关系的技法学习。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第六章《礼器碑》总论及集评《礼器碑》结体严谨,字法规范,笔画虽然以方为主,却又不是全为方笔,有时略带圆意。它能将笔画的粗细、方圆,笔势的动静,向背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超遒劲,庄重典雅,高古且充满逸趣,可谓集汉隶各老成持重之大成。要掌握

8、《礼器碑》的结字特征,首先要了解隶书的一般规律。和其他多数汉隶碑刻一样,《礼器碑》结字上下紧凑,左右开张,犹如大鹏展翅,翩翩有凌云之势。碑中几乎每一字都有一笔很夸张重按的笔画,古人俗称为"波磔"。波磔的写法,都是逆入平出,呈"蚕头燕尾"状。每一字中,波磔只出现一次,不得重复,所谓"蚕无二设"、"燕不双飞"是也。由于隶书的波磔是向左右分开的,所以粗看大部分字呈扁方形,如图一"立"、"之"、"君"、"迟"等字。但是,隶书上承篆书,有些字横画较多,往往字形又写成竖长方形,如图二中"画"、"真"、"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