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ID:36454389

大小:64.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0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1页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2页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3页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4页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垂体性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作者:谢独,张昌政,张瑾,张延伟,王晓春【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与垂体微腺瘤的联系及垂体微腺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比较21例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的主要表现:(1)发病年龄较轻,均有头痛症状;(2)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高;(3)服用降压药降压效果不明显;(4)腺垂体激素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大多数病例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例的泌乳素(PRL)超过正常值,其余激素正常;(5)部分病例MRI提示肾

2、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6)全部病例MRI提示垂体微腺瘤。【结论】对于药物降压效果不佳的高血压中青年患者,应常规进行肾上腺、特别是垂体MRI检查,而MRI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对中医辨证论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高血压;垂体微腺瘤;核磁共振成像6 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垂体腺瘤(微腺瘤)在临床上常被忽视而漏诊,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其极佳的软组织分辨力和任意角度扫描成为诊断垂体微腺瘤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查阅文献,国内未见相关报道。近年来,我们收集了高血压伴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MRI资料共21例,旨在探讨其间的联系并明确MRI对

3、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也期望对垂体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高血压住院患者中诊断为垂体微腺瘤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年龄20~42岁,平均346岁;女12例,年龄21~33岁,平均27岁。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高血压有关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状况,并排除其他疾病。  12方法  12124h动态血压(24hABPM)监测采用日本尼士(NISSEI)DS250动态血压仪测定24h血压,自第1天上午8

4、时至次日上午8时,每30min自动测压并记录血压1次。计算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升幅、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平均血压值、平均白昼血压值以及平均夜间血压值。平均夜间血压值较平均白昼血压值下降≥10%即认为昼夜节律存在。  122实验室检查腺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测包括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等。  123影像学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ACHIEVA16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21例患者做肾上腺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垂体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21例患者行肾上腺常规MRI

5、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采用BODYSENSE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层厚5mm,层距03mm,层数24,FOV(视野)=330~350mm。  对21例患者的垂体行MRI扫描检查,采用颅脑专用线圈,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常规做颅脑轴位T2WI扫描,层厚8mm,层距05mm,层数18,FOV=220mm,TR(脉冲重复间隔时间)=1800ms,TE(回波时间)=130ms,在轴位图像基础上准确定位行垂体矢状位T1W/SPIR扫描,层厚2mm,层距02mm,层数9,FOV=130mm,TR=300ms,TE=12ms,矩阵512×512,FlipAngle180°,在矢状位图像基础上

6、以垂体柄为平行线中心准确定位行冠状位T1W/SPIR扫描,层厚2mm,层距02mm,层数9,FOV=130mm,TR=300ms,TE=12ms,FlipAngle180°,再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1mmol/kg,有关扫描参数同上,增设动态扫描时间因子,在矢状位图像上设定垂体冠状位4~7层行动态扫描成像,以7号或9号头皮针建立肘静脉通道后先进行无推注造影剂扫描(0时刻),数据采集完成后开始静脉团注钆喷酸葡胺,注入2mL时开始扫描,扫描完成后设定矢状位增强扫描,技术参数同上。  2结果  21一般临床表现21例患者病史中主诉均为头痛,随病程增加而逐渐

7、加重;有高血压病史且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血压容易反弹;5例女性患者有月经不调史,其中3例有溢乳史。 22动态血压测定对21例患者进行24hABPM监测,平均最高血压值达(1826±271/1195±177)mmHg,平均最低血压值(1606±202/999±1566)mmHg,收缩压负荷可达45%~100%,舒张压负荷可达52%~100%,表明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中度至重度升高;平均白昼血压值为(1727±168/1091±163)mmHg,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