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抗逆力研究

心理抗逆力研究

ID:36470685

大小:5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1

心理抗逆力研究_第1页
心理抗逆力研究_第2页
心理抗逆力研究_第3页
心理抗逆力研究_第4页
心理抗逆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抗逆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抗逆力研究关键词:心理抗逆力;组织抗逆力;社区/社会抗逆力引言 抗逆力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的心理抗逆力研究和宏观的社区/社会抗逆力研究较为丰富,中观层面的组织抗逆力研究较为薄弱。现代组织处于复杂环境之中,自然灾难、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组织随时可能陷入逆境,组织抵抗逆境的能力成为组织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很多案例表明身处同样逆境的不同组织其抗逆力程度不同。例如,位于纽约世贸中心的某投资银行在“9·11”恐怖事件中失去了39%的员工和所有的物质资产,但是仅在一年之后恢复过来并比以前做得更好,

2、营业收入及利润均破历史纪录;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中,一些企业组织因市场的逆转而灭亡,另一些企业却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大量组织实践表明,复杂环境下组织抗逆力的强弱会影响组织的长期绩效。学术界迄今未对组织抗逆力的内涵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组织抗逆力究竟是组织固有的特质还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组织如何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增长能力并获得发展,诸多问题亟须研究。抗逆力这个源自物理学及工程学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起渗透至心理学领域,现在作为管理时尚而流行。但与管理实践界的热切需求不相称的是,理论界尚缺乏对于组织抗逆力及抗逆机制的深入探讨。西方的抗

3、逆力研究大致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为个体心理层面,中观即组织层面,宏观指社区及社会层面。微观和宏观层面抗逆力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中观层面组织抗逆力研究尚停留在管理时尚层面,缺乏理论探索。所以,本文将梳理微观及宏观层面的抗逆力研究,基于组织抗逆力与个体抗逆力、社区抗逆力的对比分析,阐释组织抗逆力的理论内涵及机制,并总结抗逆力研究对于组织管理的启示。一、微观层面个体心理抗逆力研究1.个体心理抗逆力的定义。自block在1950年提出自我抗逆力(ego-resiliency)的概念始,目前西方对个体心理抗逆力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流派

4、: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各流派研究文献对于心理抗逆力的界定(见表1)。从表1可见,特质论强调个体的两种特质或能力,其一是对于逆境的适应能力,其二是利用逆境发展和成长的能力。结果论将个体在逆境下身心功能正常作为重要的结果,但对于身心功能正常的指标存在争议。过程论强调个体遭遇逆境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mastenetal.(1990)[10]曾提出整合特质、过程和结果的心理抗逆力定义,认为心理抗逆力是个体尽管处于挑战性或威胁性情境下却仍能成功适应的过程、能力或结果。但由于这个整合性定义在研究中不易于操作,所以后来的研究

5、者们往往侧重于特质、结果或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故而形成三个流派。近年的研究又有三派融合的趋势,例如过程学派在发展抗逆力测量工具时也将结果作为重要的指示指标,特质学派也从早期认为个体心理抗逆力是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影响较大的观点转变为将心理抗逆力看做可以开发和发展的特质的观点。2.个体心理抗逆机制。心理抗逆机制常被认为是个体应对危机的重要机制,而个体对危机的成功应对又导致个体的长期发展。leipold&greve(2009)[11]提出了个体应对、抗逆与发展的整合模型。来自社会情境/环境的威胁及挑战导致个体感知到的现实状态及期望状态之间出现

6、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被个体感知为具有压力性,则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启动,最终影响外部危机作用于个体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状况的程度。心理调节包括同化、顺应和防御,“同化”(assimilation)指向“现实”,即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调动资源,积极地改变“现实”情境,“顺应”(accommodation)指向“预期”,指个体通过调整心理预期来降低外部威胁带来的心理压力,“防御”指向“接受差异”,表现为个体对问题的回避。“同化”和“顺应”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或者改变内部心理预期缩小了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而“防御”则是个体的无作为

7、,既不主动地改变外部环境,也不调整心理预期。个体应对危机的心理调节机制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前进型变化(个体发展的可能性提高)、稳定(个体状态与以前相同)以及倒退型变化(个体发展的可能性降低)。leipold&greve的模型虽然将抗逆机制作为个体心理应对机制的一部分,但对抗逆机制本身并未做清晰阐述。抗逆机制是否产生作用只能从个体心理变化的结果倒推出来,即如果个体主观幸福感等评判个体心理变化的指标在遭遇逆境后并没有显著降低,则可推知心理抗逆机制起了作用。richardson(2002)[12]认为,紧张性刺激、逆境、生活剧变等环境变化与个

8、人资源、外部环境资源等保护性因素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身心灵平衡”是否会瓦解。“身心灵平衡”指人的头脑、身体及精神达到良好适应的状态,人们对外部环境严峻性的知觉或内部思想情感的变化可能使身心灵平衡瓦解,进而重新整合。重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