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

ID:36470707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_第1页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_第2页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_第3页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_第4页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趣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最佳途径——小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红坪中心学校余远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做自己不感趣的事都会感到厌烦,那就更谈不上能把事做的有多好。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那我们做老师的就更不能苛求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能在没有趣味的条件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好。这也是我长期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思考并不断尝试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现与大家分享。红坪学校由于山大人稀,我所带的三个班的数学最多的只有17人,最少的只有14人,属于典型的小班教学,而我所教的

2、先后三个班学生对我的评价也基本上经历了不喜欢、严厉——比较喜欢——很喜欢这样一个过程。在我所任教的2013毕业班和和2014年毕业班的两个学生的一段闲聊让我感触很深,对话是这样的,熊晨晨:“余老师厉害吧”?刘梦宇:“不厉害,对我们很好。”熊晨晨:“怎么可能”?刘梦宇:“真的,对我们很好,上课又幽默又和蔼可亲,我们都很喜欢他”。熊晨晨:“余老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你们真是太幸运了!”这段话是刘梦宇讲给我听的,让我震动很大。以前,我一厢情愿的认为对学生严厉是对学生最大的爱,却疏忽了对学生的爱也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切的感

3、受才是真正的爱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这样才会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会什么会出现一年之差对两个班的孩子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这是因为2013年毕业的那个班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该班的数学成绩也一直在区级名列前茅,故我对他们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就相对高了很多,我曾做过调查,该班学生普遍认为我是红坪学校最严厉的老师。而2014年毕业的这个班是我从六年级才接手的,之前数学成绩在全区排名倒数,属于很差的那种,所以我对这些孩子们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能有所进步。于是我就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起点,以精讲新课结合

4、全面复习(课后集体辅导)的策略进行教学。没想到我的这个做法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学生的数学成绩在短短的一年里获得了极大提高。过后反思,我认为推动学生进步的主要因素就是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还是来自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我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1、合理利用多媒体,点燃孩子们兴趣的之火。小学生对动态的新鲜的事

5、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的后面,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例如教《20以内的加法》时,我设计到超市买东西,用PPT课件显示一些商品的图片和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商品,算出价钱。学生按着鼠标在电脑前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学起来特别有兴趣。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表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创设吸

6、引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2、在激励与表扬中使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每天最少表扬一名学生,这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刚刚接手这个班时,班里数学成绩以三四十分居多,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属刘梦宇了,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在很优秀,而数学成绩在低分的行列,通过几次的上课我发现她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是有恐惧感的,我叫她“数学恐惧症”,恐惧导致了连几加几有时都会出错。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大约花了两个周的时间,从简单的

7、问题入手,在她答对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鼓励,第三周我惊奇地发现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不到半年时间她的数学成绩虽然谈不上优秀,但每次考试都能及格了。班里一大半的学生在我的耐心辅导和及时表扬中数学成绩得到了质的飞跃。3、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顾明远也认为: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时产生的疑问才算是积极的。如当学生中出现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几个不同的结果时,教师不应立即进行评价,而应组织学生商讨,进而展开争辩,在辩驳观点的过程

8、中,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活力和灵气,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与提炼中完善与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学生充分思索和表达观点的机会。在学生争辩过程中教师做一个旁听者,不要发言和“插嘴”。这时课堂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学生在智慧的较量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意义和自主参与的快乐。4、设计情境,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