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

ID:36474924

大小:19.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_第1页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_第2页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_第3页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_第4页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一个有进步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矫正案例案由:农村小学中,总会有那么些学困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诸如:作业拖拉、懒惰,粗心大意,错误率极高,书写潦草,涂改较多,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的性模糊,学习效率低,被动。例一:小财同学不做作业,每天几乎不交作业,教师已经无计可施,批评、说理、感化等手段都已用尽,但收效甚微。例二:小福同学,由于家庭原因,母亲早亡,哥哥残疾,家庭重担落在父亲一个人肩上,生活窘迫贫寒,学习条件很差,学习没有信心,经常逃学,作业拖拉懒散,书写一塌糊涂,错误率极高。例三:小基同学由于家中受宠

2、,疏于严格管教,作业粗心、字迹潦草,笔画不清晰,出错率很高。案例分析:例一同学表现最突出的缺点是懒惰,对自己要求不严,不交不完成作业已成“积习”,深究原因:学习缺乏目的性,进取心和责任心,以应付差事为主要心理,所以该同学的懒惰已经人所共知,全校有名。例二同学作业不按时完成,常规和家庭都是一样的,每一次都是完不成作业,感觉无法交差,到校后再逃学,习以为常,所以学习成绩差,学习自觉性、自律性差。究其原因,家庭贫困是其学习习惯差的主要成因,其父一个人承担家中事务,孩子的生活内务无暇顾及,家庭教育缺失,所以导致自由散漫式成长

3、发展。例三同学身体瘦弱,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家中父亲出门打工,母亲过分溺爱,家庭作业从来不督促,孩子为了图快省时,为了完成任务,急急忙忙做作业,字迹潦草且错误率很高。如果老师督促稍有松懈,便会出现作业效果极差,不可直视。教育整改措施:(横向矫正思路)一、研究成因针对以上问题学生的表现,根据其特点,联系相关条件要素,教师仔细分析其惰性形成的因素,为进一步介入、干预、矫正提供前提条件。如:小财同学懒惰拖拉粗心潦草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以往教师要求不严而养成的积习。小福同学懒惰邋遢浮躁的直接原因则是家庭条件所限,缺乏

4、母爱情感感化,而导致毛草粗心的问题。小基同学潦草粗心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要求不严,家长不关心学习所造成的。二、物理干预分析清楚了根本成因后,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制定合适的成长发展目标,逐步提高,首先对他们严格要求,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地去改变自己的陋习。比如:长期不交作业的学生,可以先要求他一周至少交二次,以后每周逐渐增加上交次数。天长日久,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就成为了一种好的习惯固定下来。粗心的孩子,布置认真画画,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画,培养耐心细心的习惯。字迹潦草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练练基本笔画,再安排“每日一字”练习纠正。三、

5、情感融入(心灵感化)孩子都是有感情的未成年人。单亲或留守儿童。心理难免孤独无助,情感淡漠,缺乏温情。这些因素也是他们产生坏学习习惯的根源,教师应该在学校适当给予他们关爱呵护,理解鼓励,孩子就会发生改变。另外,要求他们改变坏习惯之前,教师要耐心细致的进行说理教育,让学习习惯差的孩子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思想上明确,行动上才能改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谓“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才能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制定整改方案。四、赏识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没有涂染的白纸,都是可以塑造的有用之才!”有问题的孩子们

6、因为家庭原因,心理难免自卑,教师应给与鼓励,帮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并勉励他们阳光自信,活泼开朗。我们应该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对于孩子取得的一丁点儿进步,教师都应该积极表扬,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进步!五、巩固成果应该为每一个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有取得的进步,也有未改变的“恶习”,为下一步制定新的教育方案提供研究基础。一种行为持续一周以上,就会成为习惯,教师要经常记录学生成长发展成果,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教育日记,要求学生不断巩固

7、已经养成的好习惯,摒弃坏习惯!既是对问题学生整改成果的总结,也是自己成功教学经验的积累,正可谓一举两得。(纵向发展结构图)熟悉对象→分析成因→心理研究→制定初案→实施方案(①对应干预②分步实施③过程性方案:日志、记录,④适时修正。)→总结成果特别说明:(一)、研究侧重于学生对老师的指令,所做出的反应表现,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所做出的态度,发生的心灵感应方面。为制定初步教育整改方案至关重要,有指导性作用。(二)、初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不容置疑,另外,一定要坚持落实下去,否则只是一纸空文。(三)、实施方案阶段需要注意到:

8、①对应干预时方案的落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过程,教师介入干预,思考实施。尽可能保障方案的充分开展实施。②分步实施中可以针对某一项逐步实践,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有梯度地改正。③过程性方案:记好实验者日志、记录,过程性资料收集了,教师应该总结归纳。④适时修正对于案例中不实际不适用的部分,教育者要进行修改增删,不断完善补充,以提高其实用效果和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