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

ID:36492243

大小:2.7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09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_第1页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_第2页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_第3页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_第4页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梗死影像诊断_读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10月24日早读片四五五医院影像科CASE1男43岁MRI-144263门诊患者,“骨梗死”来捡无病理影像诊断:骨梗死骨梗死(boneinfarction)定义:骨梗死又称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骨梗死是指发生于骨干和干骺端的骨细胞及骨髓细胞因缺血而引起的骨组织坏死,最常见于潜水作业人员,故以往称之为潜水减压病,但除潜水减压致本病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亦可导致骨梗死,统称为非潜水性骨梗死。其中较常见的因素是大最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此外酗酒、外伤、胰腺炎、脂肪代谢紊乱和接触一些特殊化学物质(如溴)等亦可导致骨梗

2、死。好发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常双侧发病,但以一侧较重而另一侧相对较轻。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减压后短时间内或减压过程中发病者为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于股骨、肱骨和胫骨,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或骨关节损害为减压性骨坏死。临床表现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见于有应用激素、长期酗酒者,偶尔也可发生在无任何诱因的患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60岁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病程几天到几年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患部疼痛,

3、当病变累及关节时可有关节活动障碍。化验检查无特殊急性骨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肌肉关节骤然剧痛,活动障碍。慢性骨梗死为患侧肢体酸痛、软弱无力,可伴有轻度活动受限。病因1.多种病因均可导致长骨骨梗死,其发病是由骨局部的血循环障碍而导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机械性血管中断血栓形成和栓塞血管壁的损伤或受压静脉闭塞其他有酗酒、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胰腺炎等2.因四肢长管状骨的骨髓具有丰富的脂肪组织,髓腔内的营养血管细小,分支稀少,易引起脂肪栓塞导致骨髓缺血坏死。病理骨梗死病理分为细胞性坏死阶段和骨修复阶段骨髓造血组织对低氧非常

4、敏感,最早出现的病理改变是骨髓细胞成分死亡(6~12h),以后是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母细胞死亡(12~48h),最后是骨髓脂肪细胞坏死(2~5d)骨髓脂肪细胞坏死为骨梗死末期的改变骨梗死发生后则进入骨修复阶段:包括血管再生、肉芽组织生成、死骨吸收、新生骨形成血管再生是骨修复的开始,死骨吸收,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致密新生骨则是骨梗死的晚期阶段。骨梗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3个基本病理改变,即:死骨块、吸收带(充血、水肿带)、新生骨带,是骨梗死X线、CT、MRI等影像学诊断的基础。影像学表现(一)X线表现早期X线上无明显异常,难以

5、发现本病的早期变化,有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不清,反应骨组织的早期缺血性坏死;当病变区钙化或骨化较明显时,X线上表现为病变局部的骨密度增高或骨质硬化。影像学表现(二)CT表现CT的密度分辨率较X线高,反应骨质密度改变较X线敏感。早期虽然有坏死骨发生,但CT上可无异常表现;此后骨质稀疏逐渐明显,CT上呈在骨髓腔内见片状异常低密度,边界模糊不清,死骨密度逐渐增高;晚期病变骨质内出现坏死囊变、硬化和骨质稀疏共存,表现为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可见斑点状、条状或环形异常高密度,CT值可达1000Hu,边界清楚,中央

6、呈软组织样等密度。影像学表现(三)MRI表现-MRI是诊断骨梗死早期改变最理想的检查方法。①早期骨梗死灶中央区呈斑点状或斑片状T1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略高或高信号;②中期骨梗死灶边缘充血水肿表现为迂曲的线带样长T1长、T2信号;③后期骨梗死灶边缘纤维化或钙化表现为迂曲的线带样长T1、短T2信号;④关节面下骨梗死,可造成关节面下骨质破坏,并出现关节腔积液。⑤骨外形结构一般无明显改变,周围软组织一般不肿胀。地图板块样病变被认为是骨梗死的典型MR表现,而双边征被认为是骨梗死较特异性的MRI表现所谓双边征是指梗死区边

7、缘在脂肪预饱和T2WI序列上表现为内高外低两条并行迂曲的信号带,对应于T1WI为一条低信号带。其病理基础为外侧低信号带为增生硬化骨质所致,内侧高信号带为纤维肉芽组织修复的结果附:杜玉清等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MRI的表现如下: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呈长T1、长T2信号亚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低信号,T2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高信号,边缘呈长T1、长T2信号慢性期: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杜玉清等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

8、慢性期。其X线平片和CT表现如下:急性期X线平片和CT仅出现骨质疏松或没有任何发现亚急性期骨梗死X线平片和CT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条索状钙化和虫蚀样改变慢性期骨梗死X线平片和CT表现为干骺端或骨干散在分布的圆形或不规则斑片状钙化Eg1:斑片状、条索状钙化夹杂囊状透亮区Eg2:X线表现:股骨中下段骨髓腔内条带状钙化、骨化影,边缘较锐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