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ID:36500547

大小:1.5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_第1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_第2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_第3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_第4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0防洪排水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6月第6期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于宵(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道路桥梁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

2、,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关键词: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碎石盲沟;落水篦子;雨水井中图分类号:U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3)O6—0110—05地灌溉、维持城市水景等。0引言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收集技术主要有三种:屋顶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和城市绿地、花坛和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我国园林雨水集蓄。城市道路路面、广场和停车场等都是一个非常缺水的

3、国家,目前人均水资源的占有是良好的雨水收集方式。率仅是全球人均水资源占有率的1/4。我国有三百其中,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是成本低、实施多个城市属于缺水城市。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便利、见效快的一种方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城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扩大。这一方面使得市市政道路,面积一般占城市规划面积的15%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25%,且道路两侧一般都存在有作为道路附属设严重超采,使得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施的绿化带,或者道路红线两侧有规划的城市绿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

4、造成地面积水带。目前一般这些绿带的灌溉方式均使用中水,而和城市局部洪灾。道路路面的雨水沿雨水口进入排水系统,最终排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入周边水体。收集道路路面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上。自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对绿带进行灌溉可以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城市雨水利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充分收集利用雨水资源,而当收水口集满雨水后会溢流至侧面雨水井实现实现雨水资源化、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排水的功能。

5、因此一个简便有效的城市道路雨水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将能对雨水进行有效利用,特别环境,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对于缺水的地区,不仅效益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对设施,雨水收集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治理和保护环境、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冲厕、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降雨后排水系统压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产生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1国内外利用雨水资源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蓄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

6、的多目标综合收稿日期:2013—02—25作者简介:于宵(1980一),女,山东省泰安人,硕士,工程师,从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此项事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研究工作。课题为城市道路雨水利用,作为城市雨水收集利的4.8倍,最大可达到5.9倍,建议施加横向预应还要在腹板内配置一定数量的箍筋与弯起钢筋,如力钢筋来平衡这些力。双肢箍筋,并且腹板厚度不宜太薄。在箱梁的顶底(2)腹板裂缝主要是构造不合理和竖向预应力板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分布钢筋和收缩温度钢筋。筋配置不足且损失过大而产生的。腹板纵向预应参考文献力

7、筋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对腹板斜裂缝的[1】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产生影响较大。[2】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3)为控制箱梁的裂缝,除预应力配束合理外,[3】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