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

ID:36503978

大小:296.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_第1页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_第2页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_第3页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http://www.paper.edu.cn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邱晓文,杨剑辉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70)E-mail:xiaowen_qiu@163.com摘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循环反复荷载作用下,通过对有损伤结构及无损伤结构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得出了有损伤结构的曲线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突变,从而为抗震损伤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滞回曲线;损伤检测中图分类号:TU1.引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

2、结构形式,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是,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在遭遇地震时有可能引起破坏或者局部损伤。当结构破坏时,是容易观测到的,但是如果只是有局部损伤,就比较难于检查出来了。滞回曲线是结构或构件在循环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变形曲线,是一种恢复力曲线,它表征着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循环反复加载主要用来研究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承受地震作[1]用的抗震性能。一般认为滞回曲线是用来研究结构或构件的非线性变形性能,比如破坏机制、耗能能力等问题,但是也可以用来研究结构或构件损伤问题。W

3、.D.Iwan认为,如果滞[2]回曲线中出现了突变(bulge),那么结构中就存在损伤,这也可以从结构刚度的降低得到很好的解释。目前对于结构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频谱、电信号的分析检测,本文从结构最简单的物理特性(力和变形)入手,利用滞回曲线来分析结构的损伤。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有损伤情况对结构滞回曲线的影响。2.非线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1钢筋材料模型对于钢筋,只需要定义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即可确定其线弹性的本构关系。钢筋的弹[3]52性模量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筋为HRB400

4、级钢筋,弹性模量为2.0×10N/mm;52箍筋为HPB235级钢筋,弹性模量为2.1×10N/mm。钢筋采用经典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模型,当钢筋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入塑性时,就遵守VonMises屈服准则,这样就较为真实[4]地反映钢筋的屈服曲面变化和包辛格效应(Bauschingereffect)。2.2混凝土材料模型[3]混凝土材料采用C30,弹性模量为3.0×104N/mm2,泊松比0.2。混凝土模型采用ANSYS默认的混凝土(CONCR)模型和多线性等向强化(MISO)模型的混合强化模型,前者主要是利用其裂缝张开、裂缝闭合剪力传递系数及

5、一些混凝土的默认参数,后者主要是定义混[3]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按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1-http://www.paper.edu.cnεnσ=fc[1−(1−)](1)ε01n=2−(fcu,k−50)≤2.0(2)60式中,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ε0=0.002,fcu,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ANSYS里面专门建立了面向混凝土的三维八节点等参单元――Solid65单元,该单元适用于含筋或不含筋的三维实体模型,可用单元的实体性能来模拟混凝土,而用加筋性能来模拟钢筋的作用。Sol

6、id65单元的破坏、开裂准则采用的是Willam-Warnker的五参数模型,[4]其数学表达式为:F−S≥0(3)fc式中,F是与主应力有关的函数,fc单轴极限抗压强度,S是破坏曲面函数。[5]本文采用的是整体式有限元模型,即不考虑钢筋的滑移,将钢筋分布于整个单元中,并把单元视为连续均匀材料,在ANSYS中即是用Solid65单元提供的实参数来建立钢筋模型。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6040200位移0510152025-20-40-60周数图1钢筋混凝土框架有限元模型图2等幅等位移加载3有限元模型的加载3.1加载制度[6]循环反复荷载的加载制度有几种

7、方案:(1)变位移加载;(2)变力加载;(3)变力-变位移加载。变位移加载,即在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作为控制值,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加载制度。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出结构损伤与否,所以采用较简单的等幅等位移加载制度,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容易得到滞回曲线的突变。3.2加载方法[7]与试验不同的是,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加载,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有可能不收敛。除了模型及单元网格划分不妥造成应力集中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载时间不合理。非-2-http://www.paper.edu.cn[8]线性分析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这就是说,在模拟加载中,需要缓慢加载,即

8、增大加载时间或者增加加载子步。同时,在利用ANSYS软件进行加载,需要激活大应变效应(NLGEOM,ON)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