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

ID:36504793

大小:60.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_第1页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_第2页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_第3页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_第4页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1.挡车棍1.1安设地点:一般运输斜巷(运输量较小)上平车场,距离斜巷上变坡点2.0~3.0米。1.2布置在轨道中心,偏离轨中不大于50mm。1.3控制位置要求:2.阻车器2.1安设地点:一般运输斜巷上平车场,距离斜巷上变坡点0.8~2.0米处。2.2对于主要运输斜巷上平车场设置连动阻车器,两阻车器之间的距离按一列车长度+2.0米计算设置。2.3对于设置高低道运输的主要运输斜巷在高道侧距离变坡点0.8~2.0米设置单向挡车器。3.连动阻车器(挡车梁)3.1安设地点:运输斜巷上变坡点下方一列车长度+2+

2、5sinαt2米,α--斜巷倾角,t-连动阻车器动作时间s。3.2当斜巷长度小于30米时,斜巷内仅安设连动阻车器。3.3设置方式可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但要求电动、气动操作的其动作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4.不倒翁(挡车梁)4.1安设地点:斜巷底弯路上方30米左右处。其操作机构设置在信号硐室口或信号室内。4.2下山掘进时在扒装机后8~10米处安设,并随扒装机及时移动。4.3上山掘进时,在底弯路起坡点上方5米处设置。扒装机后10米处设置1道,并随扒装机及时移动。4.4甩车场偏口起坡点上方3.0-5.0米处设置。5.超速吊梁5.1安

3、设地点:斜巷长度超过100米的必须安设。5.2中间有联络巷甩车场的,在主道甩车场道岔下方20米处设置1道。5.3斜巷坡度超过18度的,每隔100米设置1道。18度以下的斜巷每隔150米设置1道。距离以挡车装置动作控制机构之间的距离计算。5.4挡车装置与动作控制机构之间的距离按1列车长度+10米计算。5.5设置多道时最上1道动作机构距离上变坡点长度取80-100米。5.6最下1道的挡车装置距离底弯路起坡点不小于60米。6.绳轮6.1主要运输斜巷绳轮间距不大于10米。6.2一般运输斜巷绳轮间距不大于20米。6.3上变坡点要安装大

4、地滚,直径不小于250mm。6.4绞车前方钢丝绳运行时不在轨道内部的,必须在轨道外侧钢丝绳运行范围设置绳轮。同时在绞车前方设置站立滚,协助调整钢丝绳偏角。6.5中间甩车道处设置站立滚和斜地滚,用于调整钢丝绳运行范围。6.6巷道起伏较大时,要在钢丝绳磨顶板处,设置天轮。7.信号器7.1安设地点:信号器固定在信号架(牌)上,信号架(牌)放置在地上或固定在墙上。其高度依据操作人员操作时的高度确定,要求操作方便。7.2信号器放置在信号室内靠近提升绞车一侧的帮部。8.牌板8.1牌板必须安装于信号室或绞车房内,靠近斜巷一侧的墙壁上。信号

5、室内悬挂不开时将牌板悬挂在信号室外,位置紧靠信号室)。8.2无绞车房时,安装于绞车前2m处(距绞车较近一帮)。8.3管理牌板上沿必须水平,距底板高度为1.8米;用螺栓固定于巷道帮上,松紧适中。9.照明9.1安设地点:主要运输斜巷每50米设置1组照明,悬挂在巷道正顶。9.2绞车(房)附近悬挂在司机操作处侧面巷道帮上,高度距离底板不小于2.5米,同时不影响司机观察前方车场情况。9.3车场(摘挂钩)处照明灯间距不大于20米。连动阻车器(挡车梁)处必须设置照明灯,悬挂在巷道正顶。10.行车红灯(行车报警信号)10.1安设地点:底弯路

6、安设在信号室靠近提升绞车的上方不超过10米的位置,上弯路安设在变坡点位置;10.2三岔口处安设在三岔口交点处;曲线甩车道安设在巷中交点处。均安设在巷道正顶(帮部悬挂时高度不小于2.5米)。附:超速吊梁控制与单车装置之间距离计算超速吊限一般为机械常开式,其挡车装置悬挂高度在2.5米左右,限制速度一般在3m/s(济二矿九采轨道下山实际试验值),按列车最后一个车使控制机构动作考虑,限速吊梁反应落底,落底时间为:t=SQR(2h/g)=0.71s按1s计算,列车运行长度为L=vt+sinα×g×t2/2=3+5sinα其最大值为8米

7、,实际取10米。若列车运行速度到达控制机构处速度大于3m/s,则第一个车就使机构动作,列车运行长度为L=v+5sinα,不会超过15米。长度也就是2个车+10米。即取1列车+10米的长度是合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