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

ID:36514392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_第1页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_第2页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_第3页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_第4页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听课和评课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天,我们怎样观课议课——兼谈科学课的有效教学陈素平在温州市第三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八次活动的发言重要的是不要做一个平常意义的现实主义者(使自己适应直接的现实),也不要做一个平常意义上的非现实主义者(使自己逃避现实的约束),重要的是做一个复杂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认识到现实的不确定性,知道在现实中存在着看不见的可能性。”——莫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我们知道现实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这些不确定性中,观课议课让我们寻找看不见的可能性。今天,

2、我的发言有三个板块,第一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课”;第二是“我们怎样收集到有效信息”;第三是“我们怎样议课——对有效教学的思考”。一、我们心目中的好课早上调查了我们心目中的好课,请大家写出一堂好的科学课的三个特征。上一届研修班我们也做了同样的调查统计。根据大家的初始想法,整理和统计哪一些观念,哪一些概念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我们现阶段的认识觉得它是最重要的。我们一起来回忆早上一部分好课的标准:A老师的观点:1.课堂上学生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浓厚;2.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能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3.在学习过程,学生能通过自主

3、探究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B老师:1.学生在愉悦的课堂里学习;2.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不知道这个落到实处是什么意思)3.科学概念形成到位。像学生有没有发展,我们今天的后测就可以进行检测。C老师:1.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把这欲望延伸出课堂2.学生精力探究的过程,不求完整但求学生能够体验到;3.教师和学生能够平等的交流互动。创造一种民主的探究氛围,是他看课的地指标。他看课的另一个指标就是看学生的探究欲望能不能持续下去;不要一节课下来,学生再也不想上科学课;这就很罪过了。D老师:1.目标达成;2.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

4、的兴趣;3.教学设计新颖。E教师:1.孩子的思维发展深刻性;2.科学概念的达成;3.自主探究体现。F教师:1.当学生走出课堂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提升。(包括概念、思维等方面)2.教师是否能将学生能将学生的思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并有效。3.学生都能积极有兴趣的参与,细节精彩。这涉及到细节的问题,像上面的这几位老师他们对上面的好课的认识……关于一堂好课大家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自己原有的观念进行看课。因此大家对一节课的理解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统计结果如下:(下列数据是根据博客后续跟进再次整理的)1.学生发展,该指标包括思维发展

5、、概念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共17票,其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11票)。在老师们看来,学生在科学课上获得额发展尤其是思维的发展比任何一个指标都重要。2.过程科学。该指标包括学生的有效探究和过程具有科学味儿,共11票。以探究为核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老师更关注有效探究,其中以过程有科学味为显性指标。3.氛围民主。表现为气氛融洽、教学民主、学生学习有兴趣,还有一些如互动有效等,共计8票,强调氛围、突出民主,让学生有兴趣的卷入学习,在放松的状态下参与学习,这是老师的关注的重点之一,说明教师对好课的观点有所发生变化。以上的小调查说明,当

6、前我们对好课的标准最看重三点:学生发展、过程科学、氛围民主。二、我们怎样收集到有效信息对于好课,有了标准,教师怎么样收集到有效的信息有效的证据来说明这节课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这可能也就是我们科学研究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事情是课堂现场观察,按理说这种观察我们都应该进入现场,可是今天这个舞台又高又远,我们好像在看戏。确实我们是游离于课堂之外,如果真正的要做观察,一台摄像机立在这里,我们都可以坐在孩子们的旁边,以不影响学生的为前提的,我们都知道要做科学实验的话,要控制科学变量。今天这种课堂已经不是常态上的课,至少我

7、们在这个舞台上上课,环境就已经改变了。老师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你说他的心情是不是常态上的一种表现呢?真的很难说,一般我们怎么样来议论课,来评论课。如果说我心目中的好课是这样的,能不能用这些证据来说明它是不是有效。这就引起我们对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刚才林日正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怎样观课议课》。其实在我们第一期研修班就做过微格观察。我们定了很多视角,比如学生的参与度,一节课里面给学生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活动,有多少次小组的活动等等。大家还可以看看我当时写的一篇文章《对一堂常识课的观察研究》,发表在《小学自然教学》2001年

8、第9期。当时我们研修班学员一起对这录像,花了半天分析了一堂课,发现执教老师一节课提了87个问题,他自己不知道,如果我们今天把上午的三堂课录像录下来,原原本本的把它翻译出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老师的语言呀,真的要剪掉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