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

ID:3651965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_第1页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_第2页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_第3页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_第4页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笼中鸟常依恋往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绕房宅

2、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

3、了。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4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6.野:一作“亩”。际:间。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4、。9.荫(yìn):荫蔽。10.罗:罗列。11.暧暧(ài):昏暗,模糊。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

5、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4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

6、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

7、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

8、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