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

ID:36521700

大小:169.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_第1页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_第2页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_第3页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_第4页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6期水科学进展Vol114,No162003年11月ADVANCESINWATERSCIENCENov.,2003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12许炯心,孙 季(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1西南科学技术大学,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以黄河流域的降水、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净引水量以及上中游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经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近50年来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径流来源区降水的变化对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引水所形成的侧支循环强度的

2、急剧增大,使入海径流通量大幅度下降。上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效后,这一地区的天然年径流有所减少,也导致入海径流通量的减少,入海径流通量与历年梯田、造林、种草面积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以入海径流通量作为因变量,以净引水量、流域年降水量和上中游梯田、林草面积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关 键 词:降水变化;入海径流通量;陆海相互作用;人类活动;水土保持;黄河中图分类号:TV12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6791(2003)062690206大江大河入海径流通量是全球尺度水循环的重要分量,也是陆地水循环与海洋水循环耦合的重要环节。进[1]入近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大

3、江大河水循环的干预强度越来越大,形成了日益增强的侧支循环。黄河流域3331988-1992年年均引用河川径流395亿m,耗用水量307亿m,耗用水量占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2]的53%。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与降水丰枯变化周期性的影响,近30年来黄河流域的降水也发生了明显的[3,4]变化。在上述两因素的作用下,河流入海径流通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导致黄河下游断流现象频繁发生。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变化及其原因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在人类侧支循环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对于水循环机理的理解,而且对于流域与河口的水资源管理与环境管理有重要实际意义。1 方法与资料黄河流域设有密度较大的

4、水文站观测网和雨量站观测网,积累了长系列的资料。以利津站作为黄河流域的入海控制站,利津站径流量即为入海径流通量。人类活动对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规模水土保持改变流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从而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径流的产生与汇集过程;二是通过大量引水以满足灌溉、工业和城镇的需水要求,使河流径流大幅度减少。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下属单位曾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造林、种草、淤地坝造地的面积进行过统计,以这些面积指标来定量表达水土保持的作用。同时,还对全流域各主要站的天然流量进行了还原计算,提出了不同年份某一站点

5、以上流域中的灌溉引水量、工业及城镇用水量,并对人类引水后回归到河道中的水量进行了估算。笔者将灌溉用水量、工业收稿日期:2002208201;修订日期:2002211227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220720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CX2IOG2A00205201)作者简介:许炯心(1948-),男,四川绵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河流地貌研究。E2mail:xujx@igsnrr1ac1cn©1995-2004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

6、d. 第6期许炯心、孙 季: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691用水量、城镇用水量之和减去回归水量作为净引水量,它可反映人类侧支循环的强度。上述资料都引自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单位的统计分析。以降水量、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净引水量以及上中游流域即干流龙门以上、汾河河津以上、渭河华县以上及北洛河氵状头以上流域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等资料为基础,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各个水沙来源区的降水是以全流域的913个雨量站的历年资料为基础,按面积加权平均而得;天然径流量则是对人类引水量进行还原计算之后的径流量,即

7、以实测径流量加上净引水量。2 入海径流通量、降水量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将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花园口以上流域的平均面雨量、利津站以上的净引水量以及上中游流域的各项水土保持面积的时间变化分别点绘于图1、图2。可以看到,黄河入海径流通量从1970年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同时,降水量也有所减小。净引水量则呈现增大的趋势,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也不断增加。图1 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图2花园口以上流域的平均面雨量、利津站以上的净引水量以及Fig11Temporalvariationsinannualwater上中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