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导学案 (6)

《过秦论》导学案 (6)

ID:36523077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过秦论》导学案 (6)_第1页
《过秦论》导学案 (6)_第2页
《过秦论》导学案 (6)_第3页
《过秦论》导学案 (6)_第4页
《过秦论》导学案 (6)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秦论》导学案 (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高“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导学案编制人:安晓娟审核人:陈存练学案编号:高一语文导学案16班级:姓名:小组:《过秦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贾谊对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2、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学习难点】1、学习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2、理解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义的思想。【学习难点】学习贾谊严密的论证艺术。【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查字词典,弄

2、清陌生字词的音与义。【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讨、总结【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知识准备】1.走近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

3、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2.了解背景5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

4、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解题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

5、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课前小练】1.文学常识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         、        ,最早的        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       》《       》(也称《治安策》)《       》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2.字音(1

6、)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2)宁(   )越  宁 (   有种)   乐(   )毅  安乐(    ) (3)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4)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长絜(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5)逡巡 ( )   崤函( )   黔()首  锋镝( ) 隳( )  流血漂橹 ( ) 瓮牖绳枢( )  氓隶( )  一夫作难(  )课堂探究

7、案探究: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回答问题:一、内容感知1、思路结构本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5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                                第1段写                        ,这是秦孝公时的事情。第2段写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 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第3段写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

8、。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第4段写                     。重点是写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                  ,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2、归纳主题:本文着重叙述                ,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