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虚证治探析

肝气虚证治探析

ID:36528532

大小:63.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肝气虚证治探析_第1页
肝气虚证治探析_第2页
肝气虚证治探析_第3页
肝气虚证治探析_第4页
肝气虚证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气虚证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气虚证治探析【摘要】目的:探索肝气虚证的历史渊源、病因病机、临床诊断以及证候分型。方法:根据历史文献、调查资料、临床观察,发现肝气虚证患者临床比较普遍。结果:认为肝气虚证临床广泛存在,并对治疗有很大帮助。结论:认识肝气虚证的存在有助于丰富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有助于拓展临证思路。调补肝气是提高慢性肝病及疑难杂症诊治疗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由之路。【关键词】肝气虚证;中医研究;病因;诊断;证候分型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五行属木,时令应春,体阴而用阳。肝内寄生相火,寓一阳生化之气,寄居肾中真阳。其病理情况下多表现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郁化

2、火等症,“凡动皆为火”,故有“肝无虚证”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床十分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之“体”不足,亦有阳气不足之“用”衰惫。虽后世医家很少提及,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肝气虚证临床较少见;二是肝气虚与脾气虚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往往以脾代肝。因此,对肝气虚证进行分析与研究,十分必要。下面就肝气虚证之历史渊源、病因病机、诊断等方面与同行探讨如下。  1肝气虚证的历史渊源7  考证医籍,肝气虚证始见于《内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方盛衰论》云:“肝气虚则梦

3、见菌香花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一书中亦提到过肝气虚。其云:“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云:“夫肝脏虚损,气血不荣,内伤寒冷,致以两胁胀满,筋脉拘挛,四肢厥逆,心腹疼痛,眼目昏暗,手足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太息者,是肝气不足之候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亦有记载。如张氏用升肝舒郁汤治妇女阴挺,亦治肝气虚弱,郁结不舒。张锡纯还谈到:“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弱

4、,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彼谓肝虚无补法者,原非见道之言”等等。近代名医秦伯未、蒲辅周、刘渡舟等,在其著述或医案中也都提及肝气虚证。秦伯未曾言:“在肝虚证上,只重视血虚而不考虑气虚,显然是不全面的”。一般认为,肝的生理特点为“体阴而用阳”,肝的病理特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病理情况下,既有肝体不足之血虚,亦有肝用不及之气虚。故而可以认为肝气虚证是普遍和客观存在的,应当引起临床医家足够的重视。  2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7  肝气虚证临床亦常见,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

5、内伤,耗伤肝气;久病体弱,他脏伤肝;劳逸失调,损伤肝气;用药不当,攻伐无度等所致。七情作为内伤致病因素,可伤及五脏六腑,肝主情志,首当其冲。临床上虽无特异性,但结合考虑具备气虚证和肝脏及经络巡行部位的的特有症状,从而构成对肝气虚证的诊断。  3肝气虚证的诊断  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肝气虚则筋不能动,可见疲乏无力、易于疲劳等表现;肝气虚则疏泄不及,屈意难伸,从而出现肝经所过部位不适,如胸胁满闷、少腹坠胀、喜太息等;肝气虚其疏泄失常,失于对情志的调畅则见抑郁或烦躁等;失于对经水的调节则可见月经不调等。陈家旭把其诊断总结为应具备如下几方面表现:

6、具备气虚证表现,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体胖或有齿印、脉虚无力等;情绪及思维活动的改变,如抑郁不快或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多梦善恐等;肝经循行部位出现不适如胸胁满闷、喜太息、小腹坠胀;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4证候分型  据肝气虚症状,可归纳为筋失所养、谋虑失司及循经见症3组:7  4.1筋失所养肝气虚弱,肝用不及,不但木不疏土,精微不运,而且无力推动血行,周身因此失其所养,所伤在筋。证见神疲乏力、膝酸胫软,其乏力有不为休息所能缓解、劳累后尤甚之特征。甚则可见四肢麻木、爪甲枯槁无华、肢体运动不得自如等证。故有“肝者,罢极之本…

7、…其充在筋“,“疲之根源为肝”之说。  4.2谋虑失司《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脏阳气升发,它能保持人体精力旺盛和情绪稳定,能使人对事物迅速做出判断和决定。若肝气虚弱,不得升发,则神机不运,谋虑失司,则可出现思维不敏、犹豫不决、表情淡漠、不善言语、闷闷不乐、善恐易惊、头昏脑胀、眼朦睛迷等证。如部分老年性脑动脉硬化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常由肝气虚、神思不得伸展所致。  4.3循经见症足厥阴肝经布胁肋、行少腹而绕阴器。肝气不足,经脉失养,可见胁痛隐隐、悠悠不止,劳累后加重,是因“劳则气耗”。少腹或坠胀或作痛,阴

8、囊冷缩或精少不育。在女性则见月经衍期,量少色淡,情欲低下,甚或闭经。肝气虚之舌脉,历代诸医较少论及。华佗在《中藏经》中言肝气虚:“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称:“诊其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