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

ID:36530962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1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_第1页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_第2页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_第3页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_第4页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习中心名称:山东省济宁市奥鹏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编号:611论文题目: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学生:褚红兰学号:0816110443005专业:历史教育学层次:专升本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鸡黍镇金马中学邮政编码:27220012指导教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学生姓名褚红兰学号0816110443005入学年级专业历史教育学所属学习中心名称山东省济宁市奥鹏教育中心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指导教师意见:评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审意见:评审组长(签名)年月日12备注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摘要

2、:现代的教学中,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课后拓展探究,提高能力等方法实现历史探究式教学。同时,不能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更新理念,增强素质,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全员参与,注重实效,注意积累经验和反思,不断改进,使探究学习更上一层楼。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予意识,情感体验,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探究式学习将使历史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词:探究为主,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发展能力,

3、人文精神12目录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一.“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以“激疑——探究——释疑”为基本的教学程序:5(一)激疑:创设情境,确立问题。5(二)探究:分组讨论,交流探索。6(三)释疑:概括质疑;反馈训练。6二、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6(一)、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7(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7(三)、课后拓展探究,提高能力9三、 探究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0(一)、更新理念,增强素质。10(二)、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10(三)、全员参与。10(四)、注重实效。10(五)、注意积累经验和反思

4、,不断改进,使探究学习更上一层楼。11参考文献:1112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与研究杂染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

5、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

6、,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2]一.“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以“激疑——探究——释疑”为基本的教学程序:(一)激疑:创设情境,确立问题。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引深中迁移问题、发展能力。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思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历史问题情

7、景,问题情景的创设要富有历史学科的思维特征,在情景中引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探究。[3]例如,我讲授《海内存知己》一课,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基本史实之后,提出“唐文化对新罗有何影响”“唐文化对日本有何影响”一类的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的过程,即是再次认识历史地图、理解史料和教材大小字内容、归纳教材要点的过程。提出这类问题并让学生在再现史实的同时,进一步思考:“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还可以做对比思考:“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有何不同

8、?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设疑学生会产生诸多疑问,如:“汉、唐的社会结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有哪些异同?”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