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ID:36531323

大小:66.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_第1页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_第2页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_第3页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2、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们认为,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谓规律,即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也不能违背,但我们可以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有规律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必须是合规律性的活动。由此可见,构

3、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从历史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翻开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和谐与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始终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在中国,从孔子的“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无一不具有和谐的特性,至于儒家理想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4、,则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和谐。在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主张和谐即美;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撰写了《和谐经济论》,认为“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他们不仅追求和赞颂和谐,而且力图解答何为和谐的问题。可以认为,人类社会由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阶段的演进,就是一段不断走向和谐和新的更高和谐的历史行程。   在人类社会之中,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和谐社会。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一致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

5、社会是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尽管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片面和畸形发展的社会,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展望了未来的和谐社会,而且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构件。 -4-  必须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更新类型和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为基本要求、人民利益为核心、人的自由而全

6、面的发展为目标,整合社会的方方面面,调节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一种整体的、全方位的、科学的、人文的、长期的、根本的、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和谐。一般而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从现实层面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

7、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在于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极为重视探究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从来就极为重视探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实事求是规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之“是”,就是规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它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8、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并提出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和重要观点。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又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可以说,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