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

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

ID:36533058

大小:195.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_第1页
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_第2页
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4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7月第7期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文0钢(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203)摘要:该文阐述了三种岩沥青室内性能试验的情况。通过对三种岩沥青进行沥青含量的测定,测得A、B、c岩沥青样品的沥青含量分别为34.3%、28.6%和33.7%。根据送样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A、B、c三种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低温弯曲性能有所衰减。综合三种岩沥青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程度,B型岩沥青性能最优。关键词:岩沥青;沥青含量;配合比设计;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E62

2、6.82*6、TU528.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09—7716(2012)07一o074—020前言2:粗集料采用石灰石冷料,细集料则目前,沥青路面的流动变形是国际上最常见采用石灰石热仓料;的沥青路面损坏现象。据统计,在路面的维修统计(2)岩沥青:分别为A、B、C三种样品;中,约有80%是因为车辙引起的变形破坏,对交通(3)结合料:浙江乍浦壳牌70#基质沥青。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近年来,多种新型路用材2.2配合比设计料在改善沥青路面流动变形特性方面得到较好的岩沥青掺加原则:采用直投式添加法(干法),应用。其中,岩沥青因其特殊的结构组成,与基

3、质级配设计中,岩沥青中的固体成分取代相应的填沥青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抗高温、耐老化、抗料(矿粉),而沥青成分则取代相应的基质沥青(壳剥落等诸多优点,工程实践应用表明加人岩沥青70#)。因此对于A、B、c样来说,设计级配与空白的改性沥青在提升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方面有样无异。较大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高混合料研究采用AC一13级配类型,设计级配温塑性变形现象。而同时在混合料低温性能方面如表1所列。岩沥青也具有相当的改善效果。该级配下,根据空白样试验测定最佳用油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三种不同的岩沥青A、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用

4、油量B、c的沥青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三种岩沥为4.4%,相应的空隙率为3.55%。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对根据要求对A、B、C三种岩沥青进行混合料试比,以选择性能最优的岩沥青应用到于道路工程。验,其中掺加量分别为A:3%,B:2%,c:3%,皆为占混合料比例。马歇尔体积指标如表2所列。1沥青含量测定(1)从拌合过程中看,干拌阶段岩沥青颗粒中岩沥青由固体成分和基质沥青组成,该项试沥青成分开始熔融并分散在石料表面,直至干拌验采用三氯乙烯溶解法分别测定A、B、C三种岩结束,沥青成分基本分散均匀。沥青样品中的沥青含量,经长时间浸泡和搅拌,最

5、(2)从表2的结果来看三种岩沥青混合料的稳后经离心机分离,烘干残留固体后称重,测得三种定度都比空白样有较大的提高,其中c样提升最岩沥青样品的沥青含量分别为:34.3%、28.6%和大;同样的规律出现在浸水稳定度和残留率上。33.7%。2.3混合料性能验证2.3.1高温稳定性2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该项试验采用动稳定度指标来评价三种岩沥分别对A、B、C样岩沥青混合料,以及空白样混合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车辙试验采用CQZ一2型轮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碾机碾压成型试件,三种岩沥青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见表3所列。从表3可以看出,添加A、B样岩

6、沥青对混合收稿日期:2012-05—10料的抗车辙能力据有明显提升,远超规范技术要作者简介:刘钢(1967一),男,河南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路桥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求。这说明A、B两种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2012年7月第7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7522llO跏OO善;OO跚,。表3四种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对比表表4混合料低温弯拉试验结果一览表稳定性有明显的正面影响。而c样岩沥青对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提升很小,未能达到规范要求,不适合推广。2.3.2低温抗弯拉能力沥青的老化程度对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类似天然矿物、具有良好耐老化特性的岩沥青在对混

7、合料抗低温性能的提升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项试验采用LWWL一2低温弯拉试验系统进行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测试,采取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抗弯拉强度和劲度模量综合评破坏应变/ll£抗弯拉强度/a劲度模量/咿价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试验温度一10~C,试图1三种AC-13岩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对比图件尺寸30mm×35mm×250mm,采用单点加载方式,支点间距200mm,加载速率50mm/min。主要指标之一。具体数据见表5所列、图2所示。试验结果见表4所列、图1所示。从表5、图2可以看出,三种岩沥青对混合料由表4、图l结果可知,三种岩沥青混合料的低的水稳

8、定性能都有提升,其中,A的提升幅度最温抗裂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低温弯曲破坏应大,然后是B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