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ID:36533708

大小:1.8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1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1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2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3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4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5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6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7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8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9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姓名:朱冬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董国炎20100401朱冬蕾:《一国忠》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三中文摘要陈寿所著《三国志》世称嘉史,以“质直”见称,简练为长,但是由于陈寿取材审慎,意在简洁,故而也造成《三国志》“失之简略,时有脱漏”。南朝刘宋的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以“众色成文,兼采为味”为宗旨对《三国志》作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是我国史传著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不同于之前仅以训释文辞音义、名物制度、地理典故等为注释内容的注

2、史方式,它以补阙、备异、惩妄、论辩为注史体例,从诸多史书中选取大量材料补充《三国志》的不足,开创了以史注史的方法。书成之后,宋文帝大加赞赏,称之“不朽”。受《史记》史传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南朝时期文风的熏陶,裴松之在作《三国志》注时,注重选取善于叙事写人、辞藻精美,富于文采的史料,具有了一些文学特征,使《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志》产生了某种分离的现象,并且有向文学作品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小说发展历史尤其是《三困演义》有着深远影响。《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最终出罗贯中加工润色完

3、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罗贯中本《三国演义》⋯⋯儿首尾九十七年(184-280)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小说,又加推演而作之”。由此可知,《三国志》裴松之注是《三国演义》形成的重要史料来源。由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具有的独特性,研究它与《三国演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成书过程。主要讲述裴松之生平与其注《三国志》的缘起以及作注的宗旨和体例。通过该部分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裴松之《三国志》注形成的原冈及其独特性。第二部分为《

4、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研究。分三个方面:一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原因、标准、数量等方面的综述;二是对《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三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相似处的引书种类及主要类型进行分析。通过该部分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到《三国志》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三裴松之注是如何被《三国演义》借鉴的。第三部分为分析《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影响。通过对裴松之生平及其《三国志》注的成书的叙述、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三国志》裴松之注

5、对《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描写及语言风格上的影响,并探讨《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可商榷之处及未尽优势。这种文本比较的个案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研究同类型的文学样式。关键词:《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演义》比较审美趣味文学价值朱冬蕾:《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3一AbstractChroniclesoftheThreeKingdomsofChenshouisthe‘‘HistoryofjiaoftheWorld”,itisknownasPlainandsi

6、mple,However,asChertShouderivedrigorous,intendedtobrief.SOcreatedthe“ChroniclesoftheThreeKingdoms”lossofthebriefandhiatusfromtimetotime.“SanGuoZhiPeiZhu’’isabookwrittenbyPeiSongzhioftheSouthernDynastiesSong.Inthisbookhedidnotesog‘SanGuoZhi”,inordertog

7、etmeritsofallandbringtogetherastheguidingideology.“SanGuoZhiPeiZhu”isanuniquephenomenoninChineseBiographicalworks,itisdifferentfromthewayofnotinghistorybooksbeforethattheonlyexplanation,pronunciation,meaningofwords,lawsandinstitutions,thegeographicala

8、llusionsandSOonforfootnotes.Itistodistinguishrightfromwrong,distinguishgenuine,detailedcontext,omissions,detailedthedescriptionoflife,aclassofpeopletogetherasnotinghistorystyle,itselectsalargenumberofhistorybooksassupplementarymaterialof“SanG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