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

ID:36536897

大小:2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_第1页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_第2页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_第3页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_第4页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 第1期人 类 学 学 报Vol125,No112006年2月ACTAANTHROPOLOGICASINICAFeb.,2006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112尚 虹,卫 奇,吴小红(1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2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14摘要:本文回顾了与人类化石相关的萨拉乌苏河晚更新世地层及文化层的年代学研究,经过C测年和相关证据认为,采集的萨拉乌苏PA.62号股骨不属于萨拉乌苏遗址的原生地层。关键词:萨拉乌苏遗址;人类化石;年代中

2、图法分类号:R98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193(2006)012082205萨拉乌苏遗址具有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标准剖面,是我国最早发现人类化[1]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河套人”化石材料的发现及研究开始于萨拉乌苏河发现的[2]1枚儿童的牙齿化石。此后,在该遗址陆续发现了不少人类的遗骨或化石。但有的发现于地层,有的出处不明,有的采自地表。因此,萨拉乌苏遗址及人类标本的年代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萨拉乌苏地区发现的第一件旧石器时代人类标本———人牙化石,也是亚洲的首次发[2]现。它是在19

3、22—1923年间萨拉乌苏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发掘物中发现的,主要为更新世地层,标本深度石化,伴生动物群为瞪羚羊、披毛犀等。[3—5]上世纪50—60年代,在萨拉乌苏相继又采集到数件人类化石。吴汝康研究了1957年汪宇平在萨拉乌苏乌审旗滴哨沟湾附近阶地发现的人类顶骨化石和股骨化石及鹿类的掌骨化石,化石石化程度较深,在这些化石出土地点附近,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旧石器数十件。吴汝康根据综合判断,这些化石的地质年代大概是更新统晚期。人类顶骨化石和股骨化石的形态学研究认为既有原始性,也有一般现代人的特征,代表晚期的[

4、6]尼安德特人类型。1978年董光荣、卫奇等先后又新发现“河套人”标本11件,其中4件人类化石发现[7]在原生地层萨拉乌苏组下部的层位里,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河套人”出土层位不清楚的问题。1980年又有2件萨拉乌苏原生地层的人类化石被发现。尚虹等对1980年董光荣、卫奇发现的米浪沟湾萨拉乌苏层位的人类肩胛骨化石进行研究,认为这具肩胛骨人类化石多数特征与各阶段早晚期现代人比较一致,同时兼具少许尼人特征,可能提示了两个人群[8]间遗传或运动功能上的相近。收稿日期:2005211205;定稿日期:2005212216基

5、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J993009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15)资助作者简介:尚虹(1968-),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究。通讯作者:尚虹,E2mail:shanghong@ivpp.ac.cn1期尚 虹等: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83·由于萨拉乌苏人类化石来源不甚明确,加上化石本身所具有的较多的现代特征,后来[9—10]的许多古人类学综合研究都将其归入晚期智人的范畴。对于萨拉乌苏遗址年代及地层的问题,有关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上世

6、纪50年代中期,邱中郎用含氟量分析的方法排除了“河套人”PA.62号股骨与萨拉乌苏组动物化石[11]为同时代。80年代,原思训等用铀系法测定杨四沟湾与人类化石相同层位的羊角化石和动物牙齿化石的年代,其结果分别为52800±3800BP和44000±7000BP。其作者认为[12]萨拉乌苏人类和文化的年代为距今37000—50000BP左右。黎兴国等对萨拉乌苏河杨四沟湾右岸萨拉乌苏组上部的中部砂层中的狭罗卜螺进行1414C测年,其结果为27940±600BP。对范家沟湾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文化层的炭屑进行C[13]

7、测年,其结果为35340±1900BP,该值为河套人的原生层位的绝对年代,该层位处于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下部的河湖相沉积层中,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和萨拉乌苏动物群共生。作者认为该测年木炭样品含杂质少,性质稳定可靠,不易受到污染,地层清楚,所测量结果应该是较真实可信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在萨拉乌苏地区应用了热释光和光释光的方法进行测年,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及文化层的年代数据提前。董光荣等通过滴哨沟湾剖面地层层序划分和年代测定,结合黄土-古土壤研究的最新成果,初步建立了可与黄土、深海沉积氧同位素记录和冰期

8、气候对比的萨拉乌苏地层序列,认为萨拉乌苏组的形成时代在[14]140000—70000BP处于末次间冰期。其详细的年代结果为:中更新统风成砂TL测年为216000±22000BP,萨拉乌苏组偏下部距底界约10m处TL测年为93000±14000BP,李保生曾在距该剖面NE方向约5km的米浪沟湾萨拉乌苏组中距底部约415m处获得TL年龄124900±15800BP,萨拉乌苏组顶部TL测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