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之父白诚仁

民歌之父白诚仁

ID:3653750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民歌之父白诚仁_第1页
民歌之父白诚仁_第2页
民歌之父白诚仁_第3页
民歌之父白诚仁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歌之父白诚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歌之父白诚仁简介1932年农历5月6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他出世前三个月,父亲过早地亡。他在母亲和奶娘的怀胞里白诚仁度过了童年时代。为了躲避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他随家人从成都逃至乡下。他从小喜爱音乐,几年的乡村生活,是农民用民歌小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抗战胜利后返城进入中学,他开始练习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为后来从事文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国解放后他进入高中,被学校选为“文娱部长”。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演出活动,并从那时起自学初级和声学等理论书籍,使业余声乐得到长足发展。高中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东北鲁艺”,正式在声乐系学习。由于当时都是以苏联外

2、籍教师为主,教材几乎全是外国歌曲。为此,白诚仁十分困惑。他斗胆向当时的校长李劫夫提出建议:我们学的都是国人听不懂的外国洋歌,将来怎样去为人民服务?还是应该尽快成立民族声乐系,有的放矢地为国内培养急需的音乐人才。校长一听有道理,后来采纳了他的建议,因而,他和他的同学们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民族声乐课学员。此后,白诚仁除了声乐主课外,还同时选修了作曲系的“歌曲作法”、“指挥”、“音乐文学”等三门课程,并以全优的成绩结业。鉴于当时全国对音乐人才需求的迫切,“东北鲁艺”(后改为沈阳音乐学院)将原来学制6年缩短为3年。白诚仁响应文化部的号召,积极来到毛主席家乡工作,被分配在湖南省民族歌舞团担任歌唱

3、演员。从到任那一天起,白诚仁既是演员又是教员,既指挥排练,又作曲配器。从1955年10月到湖南工作时起,白诚仁就和湖南的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1955至1961年间,他在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年用2/3的时间深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拜当地民歌手为师,学会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曲。在充分吸收民间歌曲丰富养分的基础上,他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投入到艰辛而愉快的再创作。这6年成为他的第一个创作丰收期,《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名曲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湖南民歌文艺演出为了更好更多的打造湖南民族音乐的品牌,1961年至1964年,组织上安排白诚仁重回母校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班进修

4、。由于团里工作的需要,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三年的课程,提前回团挑起了作曲大梁。1965年10月,文化部从全国各地挑选一批文艺工作者赴抗美援越前线,白诚仁和未婚妻王长安搁下婚事不办,二人响应号召,奔赴越南战场创作和演出,无论思想和生活都经受了一次战斗的洗礼和考验。1966年底回国后两人喜结良缘。70年代,白诚仁的创作势头强劲,相继为大型舞剧《韶山颂》和舞剧《红樱》担任主力作曲,并主持了《浏阳河》歌曲集的出版。这一时期,《湖南民歌联唱》、舞蹈《阿妹上大学》、器乐合奏《苗岭的早晨》等一批名作接连问世,《洞庭鱼米乡》等经典作品代表我国分赴拉美、东西亚等多国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期间,

5、在被借调到中国艺术团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上几次想调他进京工作,都被他一一婉拒。他说,他已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了湖南的三湘四水,他再也离不开洞庭碧波、苗岭瑶山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社会局势的安定,“四化”建设火热生活的感召,白诚仁的艺术创作突飞猛进。他创作的歌剧《灯花》、群众歌曲《走向大自然》等10多首作品接连获得省级和中央级奖项。自83年后他担任了省歌舞团团长职务,在忙于大量行政事务的前提下,他仍然完成了八场大型歌舞《潇湘风情》的创作任务,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1987年7月,白诚仁卸任团长职务,改任本团正处级调研员。1996年,他正式退休。退休后他丝

6、毫未割断与音乐的情缘,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如独唱曲《小背篓》、声乐曲《苗岭的早晨》、《山神》、《山鬼》、合唱套曲《三湘四季》等,都是晚年心血的产物。另外,他满腔热情地讴歌祖国的灵山秀水,创作了许多赞颂湖南名胜古迹的歌曲,如《春暖桃花源》、《人醉张家界》、《岳阳楼》、《九嶷山》、《南岳山》、《韶山杜鹃红》、《美丽凤凰》、《边城石板路》等,影响广泛。艺术成就白诚仁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曾任湖南省歌舞剧团团长、调研员、艺委会顾问、湖南省音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音协理事、常务理事、省政协三、四、五、六届常委,第七届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从艺55年来,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对人民

7、音乐事业的无比忠诚,特别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执着追求,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艺术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歌曲,创作有声乐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小背篓》、《苗岭连北京》、《湖南民歌联唱》,器乐曲《苗岭的早晨》、《竹山吟》、《阿妹上大学》,合唱交响诗《屈原》、《山鬼》,舞剧《红缨》、大合唱《韶山颂》,大歌舞《风雷颂》,合唱组曲《三湘四季》,歌剧《灯花》,电影音乐《枫树湾》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发现和培养了何纪光、宋祖英、吴碧霞、湘女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