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ID:36537729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_第1页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_第2页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与反思气温的变化一、教学目标(难、重点)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描述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并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归纳该地气温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绘图和读图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口诀记忆和课外实践,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习惯,小组合作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绘制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

2、温分布规律。4.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学习兴趣的持久能力都略显不足。但是正因为年龄小,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吸引他们;用小组合作来调动他们;用口诀记忆法来吸引他们;用读图绘图来引导他们,从而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满意效果。5.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口诀记忆法。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现在已是初冬,早晨和下午来学校的时候,虽然穿同样多的衣服,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早晨很冷,而下午又较热。老师总结:可见,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其实一年中,不同的季节气温差异也很大。这节

3、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中国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2.新课讲授框题一:气温的变化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提问:1、定义: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2、如何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转承:那我们就先来学习如何判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活动2:引导学生判读图4.5“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提示:图中的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然后抢答三个问题。小结: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则在日出前后。提醒学生注意:虽然图中最低气温出现在4时,但因日出时间不同,并不代表每天都是4时气温最低。而应大致认为是日出前后。活动1: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提醒学生结合活动2的气温曲

4、线图,注意课本的友情提示,并给学生出示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步骤口诀: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图名。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合作绘图,一个负责气温,另一个负责月份,最后把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绘图,提醒学生注意:(1) 把握图幅大小及纵坐标温差大小,要满足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需要。(2) 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3) 尽量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教师首先点评在黑板上所绘的气温曲线图,然后各组选取优秀绘图成果加以展示和点评。活动3:小组讨论,归纳出我们家乡的气温的日变

5、化和年变化,选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家乡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其实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并不相同。框题二:气温的分布过渡:各地气温的分布状况,都是用等温线来表示的。什么是等温线呢?阅读课本,明确等温线定义。引导学生读图4.7,并结合过去学过的等高线的判读要领,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加以比较理解。(1)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2) 等温线的疏密状况与气温差有什么关系?(3) 如何判断是低温中心还是高温中心?在掌握了等温线的相关知识以后,再来学习中国气温分布的规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4.9“某地平均气温分布”。本部分内容是本课重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我设计

6、了观察——假设——验证的教学思路,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结合P53页关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论述,归纳出气温分布规律。然后出示我编写的记忆口诀,学生诵读,加强理解和记忆。影响气温三因素,纬度海陆和地形。主要因素是纬度,低纬高温高纬低。地势高低有影响,上升千米降六度。阅读“中国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活动:测定气温由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具体讲解百叶箱的设置和观测气温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计算图4.10的气温日平均值和我校昨天的气温日平均值。利用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活用地理的意识。3.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息

7、息相关,知道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初步掌握了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并学会了观测气温的具体方法。希望同学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中去,切实为我们的生活服务。4.板书设计5、课堂小结6、教学反思   在本课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做到高效的有效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地图教学为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