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

ID:36538750

大小:407.1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1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_第1页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_第2页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_第3页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_第4页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钟宁桦内容提要:基于1987年到2008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无论是以就业人数还是以总产值来度量,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生产的工业品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抵补了一部分由于劳动力流动限制而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然而,本文更为重要的发现是:与其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乡镇企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作用递减;并且,在1998年之后,其作用的估计值在零附近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摆动。这说明城乡间的产品流动对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的补偿作

2、用可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在我国高度竞争的工业品市场上,位于农村的工业企业是没有优势的,因为它们缺乏城市工业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只有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强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培育完善的要素市场,而非继续鼓励农村工业化,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关键词: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城乡收入差距一、引言面临中国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失衡的现状,以及当前日益迫切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应当走一条怎样的道路?一种观点认为:给定现有的户籍制度,应通过政府鼓励对于农村工业投资的政策,来推动农村工业园区的发展,并

3、让更多的农民非农化;①与此同时,加大政府给予农民的各种形式的补贴,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内需增长,并缓解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王震,2010)。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同时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陈锡文,2009);加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并进一步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农业的规模经营(陆铭,2010)。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上两种

4、观点实际上提出了两条不同的路*钟宁桦,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电子信箱:ninghua.zhong@gmail.com。作者感谢加拿大安大略研究基金杰出研究项目(OntarioResearchFund-ResearchExcellenceprogram)的资助。本文也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之一。感谢北京大学姚洋教授、复旦大学陆铭教授,以及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文责自负。①持这一观点的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比如报道《黄兴国察看农村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http://www.0

5、22net.com/2009/5-14/416966242611317.html;以及一些学者做的有关促进中国农村工业园区企业持续发展的讨论,如:周洁、崔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管理分析———基于中国农村工业园区企业》,《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6期。另一方面,一些报告指出了农村工业园区对当地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叶邦兴、唐海明、汤小明、徐一兰在《中国农田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初探》一文中提到:“在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乘势纷纷转向农村,落户农村工业园区,这些企业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对周围农田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耕作质量下降

6、,严重影响了农田的耕地质量”,来源:湖南社会学网站: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161。182011年第1期径。前一种观点倾向于保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发展上既有的政策取向,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并辅之以政府补贴;而后一种观点则主张改革现有制度壁垒,以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趋势。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民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这条路还能走多远?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估计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来回答这个问题。有关缩小城乡收

7、入差距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有关乡镇企业,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在中国改革的进程中,乡镇企业的出现可以被视为一个“自发秩序”,一次对各方都有利的“帕累托改进”。不过,乡镇企业的出现是在一个非常独特的环境下,即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伴随着高速增长的工业生产率。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边际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而乡镇企业的出现则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参与到工业部门

8、生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分享到由工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所带来的劳动收入的提高。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高速增长的工业部门生产率应该在改革的初期就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